复旦大学“预防医学社区实习带教老师培训暨经验交流会”成功召开

更新时间:2019-01-16  |  点击数:3692

供稿  彭伟霞  郑频频

 

2018年1月15日,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8年度“预防医学社区实习带教老师培训暨经验交流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预防医学社区实习是我们多年坚持的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展的实习项目,多年来将防治结合的社区实践与培养医学人文素养结合,并不断创新,被列入2018复旦大学教学评估的特色项目。目前共建立四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实习基地”: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的带教量为330人左右,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在第五或第六学年的实习期间,在上述基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预防医学实习,每年共12批。

预防社区实习通过深入社区,接触社会,了解个体、家庭和社区人群的健康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方法,强化“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理念,提高医学人文关怀和团队合作共事的能力,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和预防为主的思想,为今后在医疗实践中有效开展防治结合的服务以及医学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次交流会,基地的带教老师首先参观了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老师们对先进的AI高科技、智能化、人性化设计的图书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慨于医学馆展示的人文情怀,厚实的医科底蕴,深化了对于医学人文素养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医学生平时接受的优质教育,为能带教这些优秀的医学生感到自豪,纷纷表示必须加强自身的素养才能胜任带教老师的职责,切实体现教学相长。

 

交流会由戴俊明老师主持,何更生副院长代表学院致辞,感谢实习基地单位一直以来对教学工作的支持,感谢带教老师的辛勤付出。希望带教老师们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一起努力。郑频频老师代表教研室感谢所有基地带教老师为培养学生所倾注的时间和心血,学生们在出科汇报中经常提及,通过预防社区实习,重新找回了当初选择医学的“初心”。通过社区实习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体会到医学的“温度”。这对于医学生的成长和今后对于职业生涯的坚守至关重要。健康社区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高俊岭老师就健康社区的概念,特征和如何结合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健康社区建设的步骤,对带教老师开展了培训,深化了他们对于健康促进的理解。

四个基地的八位优秀带教老师分别进行了带教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中,带教老师结合在个体健康、家庭健康和社区健康的带教经验分享了共识、共享、共成长的教学体会,有的老师谈到,对于学生既要关注又要敢于放手,既重视学生的意见又要适时引导,带教是能力也是艺术。

 

傅华教授最后全面介绍目前实习安排的理论构架,明确了实习要求:临床医学生通过在社区实践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强化防治结合技能,并就下一阶段实习安排与设想和大家进行了交流。

带教老师们表示,通过这种形式的培训和总结,使他们更明确的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坚定了今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相长的信心,进一步探索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临床医学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