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羽”心理情景剧于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首演

更新时间:2017-05-26  |  点击数:3303

为孩子贴上心灵的《创可贴》

供稿  王帆

严厉的班主任、新来的心理老师、众人眼中的尖子、不想高考只想当演员的学生、神经高度紧张的高中生家长……他们聚到一起会是怎样一台戏?而且,当台下的观众走上舞台和剧中人对话,在帮助解开剧中人心里的疙瘩的同时,他们自身的心理困扰也得到了疏解,这又是怎样的体验?今年的5·25,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与上海市青少年健康促进大联盟推行的“蝶羽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首部心理情景剧《创可贴》,给了人们答案。

每年的525日,是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确定的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而“蝶羽”正是关注以大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当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局限性已逐渐凸显,创新该领域的理念和实践,成为现实需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受上海市教委委托,开展上海青少年心理健康“情景参与体验”研究,即“蝶羽”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蝶羽行动”旨在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创新形式,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蝶羽”心理情景剧聚焦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前期调研,确定细化为“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两个最为凸显的维度。项目的首部心理情景剧《创可贴》为人们讲述了以高中生学业压力为主题的故事。与传统舞台剧不同的是,观众不再是只坐在台下观看,还能走上舞台与剧中人物即兴互动,体验和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思考。因为互动环节的存在,每一场演出都是真正“独一无二”的。

《创可贴》的演员团队来自上海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这样的团队对高中生的演出效果更好;同时,大学生也属于青少年范围,演员在演和教的过程中,本身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也为“蝶羽”项目将来在高校的延伸做了铺垫。

 剧中的高中女生扮演者,现实中的上海财经大学大二学生张炜佳说,自己以前也演过不少话剧,参与过戏剧的创作过程,但这是第一次,在排练的演后谈环节上就情绪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张炜佳回忆起自己在青春期的时候,也和妈妈经历过像剧中演的一样的挣扎和矛盾,所以在最后,当一切说开的时候,就会很自然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两人之间的点点滴滴。也会更理解当初的母亲,明白她为儿女付出,一心一意照顾好一个家的不易;明白她也脆弱,她也需要安慰,因而流下眼泪。

“心理情景剧和一般戏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更来源于我们普普通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从角色身上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这才是心理情景剧最具感染力的地方。”她说。

为了把这部戏制作好,从原创剧本开始,在近半年的时间里,“蝶羽”制作团队调研了许多高中,聘请专注教育戏剧的讲师来给团队培训,通过在高中的小范围试演收集问题和反馈,与一线的心理老师不断反复商榷探讨改善互动和剧本。

饰演剧中的心理老师的张弘坤是复旦大学研三的学生,即将毕业的她感慨,把握这个角色真的不容易,既要演戏,还要在互动环节具备相应的心理知识和机动控台能力。虽然有一定知识储备,可是有时候依旧觉得不够,总感觉有些东西抓不住,只能通过看书,实操和模拟,不断地模仿和与老师、学心理学的室友讨论来不断改进。

“演出的时候我看到了学生们真挚述说时的专注,排练时感受到需要关怀的人紧紧抱着我的温暖,还有那些抑制不住的情感。我相信,这部剧,通过我们的努力会传达一些美好东西和令人感动的瞬间。”张弘坤说。

当晚的首演结束后,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傅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徐光兴教授,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明波、上海李婴宁戏剧工作室资深讲师易蕾等来自健康传播、心理健康、教育戏剧等领域的专家结合《创可贴》的演出,围绕“如何用心理情景剧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展开讨论。

上海高中师生家长、心理咨询师、上海高校师生、健康教育及健康传播实践者等相关领域的代表及媒体记者等200余名现场观众参与了讨论。

据悉,在2017年全年的时间里,除了原创两部心理情景剧之外,“蝶羽行动”还将在剧目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对应课程,包括文字形式的指导手册和多媒体形式的“慕课”(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项目组将应用上述课程和教育戏剧的方式,对试点高中师生展开培训;并将“蝶羽行动”的探索总结为范式、标准。

同时,围绕上述环节,“蝶羽行动”将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的传播活动,让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以凝聚更多力量,共同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