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更新日期:2023/06/11 | 点击数:12998
一、教研室简介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起始于1952年设置的营养卫生学科,是当时全国最早建立的营养学教学科研单位之一。1955年,学科成立营养卫生学教研组,为全国最早建立的六个营养卫生学教研组之一。1980年教研组成为国内第一批获得授权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研究生的单位。1985年,教研组更名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1995年,教研室成立卫生部营养食品研究中心。2005年教研室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教研室与瑞典合作成立中瑞食品营养健康发展研究中心。2017年和2019年,教研室先后成为全国首批注册营养师课程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2018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与学院卫生化学教研室合并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暨卫生化学教研室”。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化学学科可以追溯至1954年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陈楚良教授从事空气中铬酸含量的现场测定工作。197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成立卫生化学教研组,1975年至1989年先后更名为“卫生分析化学教研组”、“卫生分析化学教研室”和“卫生化学教研室”。1976年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在全国最早在本科生教学中设置卫生分析化学课程。1978年原国家卫生部审定卫生化学为新学科。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将卫生化学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上海第一医学院获得卫生化学硕士授予权。

教研室自学科建设70余年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己任,对接国家与人们在营养、食品安全,与卫生化学上的教育、科研,和科普需求。教研室近5年来先后主持十三五重点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和面上项目等各类项目20余项。学科承担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滦煤矿队列建设等任务,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营养流行病学研究、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等两大学科特色:一是慢性病的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干预,重点关注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依托多个队列资源和膳食干预项目,利用多组学、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手段探索营养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肿瘤等重点疾病的关系,并构建动物模型,探讨相关机制;二是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毒理机制与防控策略研究,聚焦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全氟类化合物、抗生素、新烟碱、三聚氰胺同系物、丙烯酰胺、农药、氯丙醇酯等重点食品污染物,构建动物模型,探究毒性机制,开发快速检测技术,开展重点效应的风险评估,探索防控策略。

教研室开设课程包括本科教育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卫生分析化学》、《卫生化学》;成人教育课程:《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公共选修课程有《营养与疾病》、《营养状况自我评价》、《食品安全与健康》、《食品营养与健康》、《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新技术》;研究生课程有:《卫生检验学》、《现代卫生分析化学》;研究生课程:《营养流行病学》、《微量营养素》、《现代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安全(MPH)》等。其中,本科教育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成人教育课程《食品安全》为中国大学MOOC课程。

教研室注重科学服务社会,积极参与科普教育工作,厉曙光教授、高翔教授等人年均接受媒体采访20余次,就热点食品安全问题、营养相关问题,接受电视、电台、报刊杂志、微博微信等媒体(如新华社、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英国BBC、法国路透社等)采访,为民众答疑解惑。

教研室现有全职教职员工14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4人,副教授和青年研究员5人,青年副研究员3人,讲师1人,技师1人。

何更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高翔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孙亮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周颖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王和兴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张玉彬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雨薇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陶灵

青年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董瑞华

青年副研究员 MPH导师

李亚琦

青年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耿婷婷

青年副研究员

薛琨

讲师 MPH导师

吴岷

主管技师

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发展沿革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是我国营养卫生学创建最早的学科点,也是我国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最早设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在国立上海医学院的公共卫生科时期(1928~1952年),我国著名营养学家陈仁惇毕业于该时期。在营养卫生学科时期(1952~1955年)和营养卫生学教研组(1955~1985年)期间,先后任教的老师有徐达道、蔡梅雪、陈孝曙、彭世理、严文钰、梅人朗、施幼芳、陆瑞芳、吴文琪、柳启沛、姚文楠、王慧安、邵玉芬、张书照、张幼辰、朱俊明、成志强、胡卓汉、郭红卫、蔡华平、沈新南、姚国英、朱元桢、唐金发、庄小陶等人。早期任教的上述教师中,不少为我国著名营养学家。如陈孝曙教授历任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亚洲营养联合会主席,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设尽心竭力,为国家食物与营养发展建言献策,并积极推动中国营养界走上国际舞台。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时期(1985~2018)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暨卫生化学教研室时期(2018至今),先后任教的老师有徐达道、严文钰、柳启沛、邵玉芬、陆瑞芳、张幼辰、朱俊明、唐金发、赵雪娴、廖燕萍、姚国英、成志强、朱元桢、庄小陶、郭红卫、徐勋、陈凤麟、胡卓汉、蔡华平、沈新南、张蕾、张琪、孙纪东、庞晓莹、朱朝勇、程蓓、陈文根、徐京、吴岷、邓春勤、蒋雁、许洁、何更生、朱喜勤、李斌、梁惠芳、薛琨、厉曙光、陈波、匡志超、刘雨薇、王和兴、周颖、张玉彬、董瑞华、高翔、孙亮、李亚琦、陶灵、耿婷婷等人。

在学科建设早期(1953~1963年),教研室先后为各届卫生专业本科生、工农干部卫生系、进修师资班等提供教学。1975年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等多家单位,举办了全国“第一届食品毒理学培训班”为我国食品毒理学工作的开展,培养了人才,目前活跃在全国食品毒理专业领域的不少专家就是这个班的学员。1978年受卫生部、农业部、化工部等单位委托,与我院劳动卫生教研室、卫生学总论教研室共同举办“全国农药毒理进修班”。 1984年,教研室举办“全国第一届营养流行病进修班”,教学内容有理论有实践,为开展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扩大了研究队伍,对我国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具有开创性意义。1988年,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协作举办一期公共营养研究生班。

1980年教研组成为国内第一批获得授权培养营养与食品卫生硕士研究生的单位。2005年又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培养硕、博士过程中,先后开设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营养流行病学》、《微量营养素》、《现代食品卫生学》等在内的多门课程。教研室除主要为预防医学专业开设课程外,也开设有卫生管理、护理、临床等本科专业及研究生课程。

在教材上,教研室参与了全国教材的编写,如1962年的《营养卫生学》;1974年的《食品卫生》;自1981年以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以及相应版本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指导》,以及历年来各个版本的更新;2014年的《预防医学导论》。教研室也主编了面向复旦大学本科生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12年)

在著作方面,教研室主编的著作有《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一卷)》、《学生营养小百科》、《少年儿童营养大全》、《实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手册》、《营养与食品安全》、《孕产乳母食品》、《如何吃不肥胖、不易致癌》、《孕产妇营养及四季食谱(第二版)》、《考试心理一营养指导》、《怎样合理安排儿童营养》、《老年营养与食疗》、《营养指导师(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上、下册)》、《你用得上的营养学》等。

在科学研究上,教研室分别在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两大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在营养学研究方面:1)航天营养保障研究:陈孝曙教授等在1958年至1961年在资料缺乏与条件极其困难条件下,进行了航天营养需求与特殊食物制备以及动物实验和人体短期食用试验研究;2)植物蛋白膳食研究:徐达道教授等在上世纪60年代初对多种类饼粕与蔬菜进行了蛋白质类营养价值的长期深入研究中,发现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与其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有关,而与其来源关系不大,提出了植物蛋白膳食概念;3)铁、核黄素营养与贫血研究:徐达道教授、柳启沛教授等自1978年起,在国内首先较系统地开展了铁、核黄素营养与贫血的关系研究,发现儿童贫血与核黄素缺乏有关,体内铁蛋白低下与核黄素缺乏有关,并对多种铁资源进行了营养评价,为防治缺铁性贫血食物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柳启沛教授的研究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在1990年前后历时3年的UNICEF项目“儿童营养性贫血防治研究”课题中,教研室作为副组长单位与院内外多地多单位协作调查研究了涉及我国东西南北6个县4万多儿童膳食营养、贫血状况及贫血防治的干预;4)上海地区人群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调查:严文钰教授等在1989年至1991年,和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联合先后对十多类食品,一百多个品种,近千个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的检测,提供了上海7-70岁人群血清中各种微量元素的数据和上海市售食品微量元素数据,其结果作为上海市地区人群血清中微量元素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这是全国首次微量元素检测的科研成果,严文钰教授的研究于1993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5)孕妇营养:邵玉芬教授等承担了国家科委“八五”攻关研究课题,进行了孕妇营养状况的全面调查与研究,通过营养咨询指导,对营养不良孕妇进行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降低了孕妇贫血及低体重儿发生率以及其他营养不良症状,研制的孕妇营养饼干,临床应用获到良好效果,编制的“孕产妇四季营养食谱”简明易懂,具地方特色,实用性强,有推广应用价值,邵玉芬教授的研究于1992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何更生教授建立孕产妇队列,从炎症和免疫角度,探究膳食因素和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不良结局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开发配套的APP,集合孕产妇健康教育、记录孕期状态、社交等功能,获得专利一项。该项目为妊娠期糖尿病的精准防治干预措施的确立和孕期不饱和脂肪酸的推荐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6)营养、膳食与乳腺癌:陆瑞芳教授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历时十年系统地研究了营养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提出长期食用高脂肪膳食等10项危险因素,及加强体育锻炼和摄取豆制品等4项保护因素,研究还分析了乳腺癌患者血清和头发中有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应用细胞培养和分子杂交技术、图象分析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测试营养素对癌基因和相关基因的RNA表达的作用,陆教授的研究于199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又获中国“九五”期间优秀科学技术成果;7)社区营养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预防:郭红卫教授等自1997年以来,社区营养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预防的关系,将合理营养和膳食知识推广到社区,受益人数达十多万人,干预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和血脂水平有一定的下降,提出的社区人群高血压营养干预措施,具有实际意义并取得了健康效益;2008年至2018年间,郭红卫教授和薛琨讲师相继带领研究生开展的以学校为基础的小学生超重肥胖预防性干预研究、儿童零食消费调查、儿童食欲行为研究等,促进了“快乐十分钟”课间运动、儿童食育营养健康教育课等干预形式在上海松江区、浦东新区多所小学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了学龄儿童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肥胖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指导学龄儿童健康饮食、学生营养午餐食谱制订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通过分析调查与实验室数据,揭示了遗传、饮食、运动、睡眠等因素对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和协同决定作用;2015-2021年该课题组开展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的膳食营养评估参数的研究中,建立了老年人膳食平衡指数的评价方法并经验证有效可靠,可在社区老年人膳食快速测评和营养指导中应用推广;8)神经性疾病的队列研究:高翔教授自2007年以来,利用中美多个大型队列(总人数约50万人),使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新的大数据方法,对神经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痴呆、中风和睡眠障碍)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如膳食)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多个新的假说;9)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方法学研究:陈波教授自2017年以来,开发了中国健康饮食指数(CHEI),以及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小程序,并一直致力于开展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的方法学研究;10)代谢性疾病的精准营养研究:孙亮研究员负责和参与了10余项人群队列和临床营养干预研究,在解析中国人群代谢性疾病分子指纹特征谱和探索精准营养干预策略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成果,为探讨代谢性疾病病因、早期预测预防和阐述潜在机理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为推动高风险人群早期干预提供了新思路;刘雨薇副教授,围绕膳食对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在营养基因组、表观遗传领域进行了教学与研究;11)营养与肿瘤研究:陶灵青年研究员从肿瘤自身、肿瘤微环境以及肿瘤引发的其他器官功能性失调等多角度,发掘了儿童肿瘤的关键驱动因素,阐明了肿瘤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以及饮食对肿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同时联合临床队列和干预实验,有望开发针对肿瘤病人的精准营养干预方案,提高总体生存率和生存质量;12)维生素摄入推荐研究:李亚琦青年副研究员利用示踪剂动力学和代谢区模型分析方法,建立了多个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维生素代谢模型,为膳食指南的制定提供了科学证据。

在食品卫生学研究方面:1)赤霉病麦中毒研究和呕吐毒素研究:徐达道教授等自1956年起系统研究了赤霉病麦现象,于1956~1959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预防赤霉病麦急性中毒措施,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粮食;徐教授与时任研究生王加生、胡卓汉从40公斤病麦中提纯500克粗毒素,再经过硅胶柱层析分析纯化,得到镰刀菌毒素,可供致畸致变研究;1986年徐教授与时任研究生郭红卫在国内首创建立了DON和NIV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检测了我国河南的病麦中这两种毒素的污染情况,也是我国首次检测NIV,并证实两种毒素可共同存在于赤霉病麦中;这些科研成果当时在国内、甚至在国际都居领先地位;1991年《赤霉病麦中毒研究》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郭红卫教授课题组也在2005-2007年上海市市售粮食中脱氧镰刀菌烯醇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城区居民摄入量调查,并作了上海市城市居民暴露该毒素的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DON高污染的食物品种主要是玉米、面粉,豆类中偶尔有污染情况,总体来说上海市城市居民的DON膳食摄入是安全的;但是,由于DON的污染率有呈上升趋势,所以仍然需要对DON污染进行监控;《测定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方法》于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2)毒蕈中毒研究:1965年,上海郊区发生一起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治疗处理中,徐达道教授在药学专家协助下,首次提出了采用二巯基丁酸钠治疗毒蕈(主要是褐鳞小伞蕈)中毒,经动物实验证实,并经临床医疗实践确认其疗效的可靠性,当时就抢救了多名中毒者,目前在临床上仍有应用价值;3)黄曲霉毒素研究:1973年教研室参加了苏德隆教授等开展的启东肝癌研究,着重于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关系的研究,深入农户对其食粮玉米及储粮容器进行黄曲霉菌与黄曲霉毒素B1污染调查;开展了肝癌高发与食物关系研究、对农户玉米进行防霉去毒调查研究;建立了黄曲霉毒素的多种微量测定方法(AFB1单克隆抗体 ELISA测定法,黄曲霉毒素加合物测定法等),并应用到黄曲霉与肝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教研室有关“食品中黄曲霉素污染及预防措施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奖”,“黄曲霉毒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与肝癌关系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4)农药残留量研究:教研室于1972年后,开展全国协作课题“人体内脂肪和肝脏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检测”,对主要食品如肉、奶、蛋、蔬菜、谷类等和人体内农药残留状况进行调查,历时三年之久,为我国制订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的容许残留量和ADI值提供了科学依据,于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75年开始开展多种新农药的毒理学研究,如拖布津及除虫菊脂类农药等;1978年教研室参与制订的“有机氯农药标准”; 5)辐照食品的安全评价:80年代初,在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协调下,由严文钰教授牵头开展了辐照食品安全性的随机双盲现场实验,结果揭示,辐照是一种可靠安全的食品保存方法,解决了我国食品及轻工业出口产品辐照消毒处理食品的难题,该研究1986年获得了卫生部的甲级奖;6)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和微塑料系列研究、多环芳烃研究:厉曙光教授、陈波教授、董瑞华青年副研究员等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长期关注食品和环境中的塑料使用及潜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污染、微塑料释放等问题,在婴幼儿、学龄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孕妇等各个人群中开展了系列的健康风险评估,探索了暴露与生殖功能损伤、神经行为发育、肾功能损伤等多方面不良健康效应间关系和机制,厉曙光教授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及其他营养与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普工作于2015年获得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三等奖;陈波教授在2004~2011年期间也关注职业和生活环境(空气和食品)中的多环芳烃污染,其在焦炉工中的系列研究于2011年获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7)抗生素、全氟类化合物、新烟碱类杀虫剂等新化学危害物研究:何更生教授、王和兴副教授等,自2013年以来一直研究环境、食品中的新化学危害物的分析方法和污染水平,而且采用生物监测方法,评价儿童、孕妇、成人和老年人的暴露水平、来源和健康风险,结合动物模型,研究与肥胖、糖尿病、生长发育等疾病以及细菌耐药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相关结果得到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

三、卫生化学教研室发展沿革

197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成立卫生化学教研组,人员分别来自劳动卫生、营养卫生和基础医学部化学教研室,人员包括陈楚良、陆培坤、潘志擎、林义祥、陈明惠、庄小陶、施幼芳、林福云、江龙、倪丽珍、赵培丽、盛玉夏、陈传伟、任芬芳等。1975年至1989年陈楚良担任教研组/室主任,期间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有林义祥和沈东。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将卫生化学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上海第一医学院获得卫生化学硕士授予权。1989年至1997年徐佩佩担任教研室主任。1984年至1997年教研室成员有陈楚良、林义祥、林福云、江龙、盛玉夏、殷芬、潘永平、徐佩佩、王丽萍、李凭建、沈东、沈钧、刘敏、诸建辉等。1997年卫生化学教研室被并入学院劳动卫生和职业卫生教研室。1998年郑力行被调入担任卫生化学教研室副主任,2009年至2018年厉曙光担任卫生化学教研室主任,周颖担任副主任,人员有诸建辉、邬春华、盛玉夏等。2018年与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合并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暨卫生化学教研室”。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全国最早开设卫生化学本科课程。1976年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在本科生教学中设置卫生分析化学课程。该课程作为卫生系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要使学员懂得和掌握与卫生有关的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使学员在这方面有进行独立工作、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该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35学时和实验教学30学时。教学内容涉及空气、水、食物和生物材料中有毒物质或代谢物等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原理、光学与分析方法、层析方法、气相色谱、双硫提取法及其金属微量分析上的应用等。课程使用陈楚良教授编写的《卫生分析化学》教材。复旦大学卫生化学教研室(原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卫生化学教研室)承担了我国第一本卫生专业卫生化学本科统编教材编制任务。1980年由原卫生部组织六个医学院成立卫生化学教材编写小组并指定陈楚良为主编,编写供卫生专业用国家统一教材《卫生化学》,但由于当时其他医学院校尚无卫生化学教研室,没有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故无法按照提纲要求编写,经协商出版社决定编写《分析化学》作为过渡。1987年《卫生化学》出第二版,由卫生部组织六个医学院校的卫生化学教研室组成编写小组,仍旧指定陈楚良担任主编。1988年教研室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性教学进修班,为国家培养了最早一批卫生化学教学师资。1991年徐佩佩教授主编统编教材《卫生化学分析》,2000年为《现代卫生化学》专著副主编。2003年郑力行副教授主编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硕士教材《卫生检验基础》。2014年周颖副教授主编国家预防医学教学团队教材《卫生分析化学》。教研室参与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卫生化学》、《仪器分析》、《卫生检验检疫实验教程-卫生理化检验分册》和《消毒学》,和《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卫生检验学》专著,参编人员包括徐佩佩和周颖。

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将卫生化学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上海第一医学院获得卫生化学硕士授予权。教研室先后培养了洪兴稼、李永祥、殷芬、钱明非、潘永平、倪莉珍、张社、李玉玲、张相友等研究生获得了卫生化学硕士学位,沈钧获得了卫生检验学专业硕士学位。

卫生化学教学实验室起初是与预防医学教研室合用。1980年陈楚良教授负责原上海第一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卫生分析室,该室拥有1/100万分析天平、72型分光光度计、751型分光光度计、SP750型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日本)、590测汞仪、高压液相色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这为卫生化学教学和科研开展提供了仪器保障。卫生化学教学实验仪器从少到多、从普通到高端,不断地提升,包括光电比色计、721分光光度计、薄层层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压液相色谱仪等。上述仪器设备在卫生化学课程教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增强了实验操作技能。

卫生化学教研室在陈楚良教授带领下率先在国内开展环境介质中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和生物监测方法研究,并应用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981年陈楚良教授提出用末梢血与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活性比代替传统用ALA-D活性测定,用作反映接触铅的效应。陈楚良教授指导洪兴稼研究生建立末梢血中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活性比值的测定方法,该法具有简便、灵敏、可靠等特点,并应用于铅接触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在大量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ALAD活性比的正常值上限为2。“末梢血中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活性比值测定及其应用”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陈楚良指导建立空气中三苯以及苯乙烯的热解析“气相色谱法”,该项研究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多篇论文获得上海中华医学会施思明科技成果奖。1987年至1988年陈楚良、沈东和江龙等承担“农村水厂水质简易检测方法的探讨”研究,建立了适合农村水厂使用的“三氮”和“余氯”分析方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农村改水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鉴定通过。

微量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卫生化学教研室在国内医学界最早开展基于溶出伏安法检测微量元素的研究工作。1976年来教研室林义祥副教授对于溶出伏安法在环境、食品、医学分析上的应用,进行了大量有创见的研究工作。他自制了简易阳极溶出伏安仪,成功从一滴血(50μL)测定出痕量铅(ppb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应用于上海市血铅正常值调查、职业工人体检、医院铅中毒工人治疗等。他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成功从血清、尿液、头发、指甲、宫颈液等人体生物材料测定出痕量铜(ppb级),为基层研究单位和临床检验提供了一种灵敏、简便、仪器低廉、国产化的新型现代化分析手段。他进一步利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成功从一滴血中测定出人体痕量金属元素镉、锌等元素。后来又研制出数值显示式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林义祥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7篇,1984年仪器分析通讯杂志专门特邀请林义祥副教授编译了8篇代表性文献,介绍溶出伏安法在国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及应用。同年卫生化学教研室主办“溶出伏安法在环境、医学及食品分析上应用及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人体痕量元素”交流学习班,来自全国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防疫站、环境监测站、医院的46名教师、医生及其他科技人员参加了为期15天的学习。学员包括全国卫生化学教育学组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昆明医学院邹学贤教授、《卫生化学》统编教材第七版主编哈尔滨医科大学杜晓燕教授等。1986年林义祥和邓家祺编著《溶出伏安法在环境、医学、食品上的应用》专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样品前处理技术领域,卫生化学教研室与校仪器厂合作,成功设计研制一种名叫“UV-1型低温消化反应器”的仪器设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5 2 01604.2)。该仪器利用紫外线辐射能解脱水样和生物样品中重金属离子,以达到消化样品目的,一次可同时辐射28个不同类型样品。经十多个科研单位使用,普遍反映具有操作简便、耗时少、污染低、结果可靠等优点。1985年在上海召开仪器鉴定会,与会专家评定“UV-1型低温消化反应器”设计合理技术成熟,是消化样品前处理上的一大创新,在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临床医学及食品检验等领域具有实用价值。卫生化学教研室在“人体痕量元素测定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工作因成绩突出,1986年被原上海医科大学特授予校级科学技术成果荣誉证书。

1986年8月上海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共同发起成立卫生检验学会(包括现代卫生微生物学和卫生化学两部分)。学会成立对卫生化学学科发展有重大作用,通过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在繁荣学术思想、传播学术新观点和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起积极作用。目前卫生化学教研室为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委员单位和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卫生检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四、学科人员

1. 历任教研室主任

  • 徐达道

    ~1984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 陈楚良

    1975~1989年:卫生化学教研室

  • 柳启沛

    1984~1997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 徐佩佩

    1989~1997年:卫生化学教研室

  • 郭红卫

    1997~2007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 厉曙光

    2007~2013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2009~2018年:卫生化学教研室

  • 何更生

    2013~2018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 陈波

    2018~2022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暨卫生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 高翔

    202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暨卫生化学教研室

2. 部分教师名录

1)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

徐达道、蔡梅雪、陈孝曙、彭世理、严文钰、梅人朗、施幼芳、陆瑞芳、吴文琪、柳启沛、姚文楠、王慧安、邵玉芬、张书照、张幼辰、朱俊明、唐金发、赵雪娴、廖燕萍、姚国英、成志强、朱元桢、庄小陶、郭红卫、徐勋、陈凤麟、胡卓汉、蔡华平、沈新南、张蕾、张琪、孙纪东、庞晓莹、朱朝勇、程蓓、陈文根、徐京、吴岷、邓春勤、蒋雁、许洁、何更生、朱喜勤、李斌、梁惠芳、薛琨、厉曙光、陈波、匡志超、刘雨薇、王和兴、周颖、张玉彬、董瑞华、高翔、孙亮、李亚琦、陶灵、耿婷婷。

2)卫生化学学科

陈楚良、陆培坤、潘志擎、林义祥、沈东、陈明惠、庄小陶、施幼芳、林福云、江龙、倪丽珍、赵培丽、盛玉夏、陈传伟、任芬芳、殷芬、潘永平、徐佩佩、王丽萍、李凭建、沈东、沈钧、刘敏、诸建辉、郑力行、厉曙光、周颖、邬春华、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