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受邀出席2025年“院士专家进校园”暨第五期上海市“双名工程”研修活动

更新日期: | 点击数:136

(供稿:姜宜萱)

2025年4月22日,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办,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协办,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承办的“院士专家进校园”暨第五期上海市“双名工程”研修活动在普陀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会议由普陀区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副主任张杰主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阚海东教授与青年教师牛越研究员受邀出席,围绕公共卫生、环境健康与科学科普等主题作大会报告。第五期上海市“双名工程”普陀区“种子计划”全体成员、区见习教师学员代表、各区“双名工程”教师代表、市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发展服务部相关负责老师、区教育学院相关负责老师等近300余人参会。

阚海东教授在题为《影响世界的公共卫生》的专题报告中,从学科内涵、健康决定因素及全球健康挑战等多个维度,系统阐释了公共卫生的科学价值与社会意义。通过对比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阐释了公共卫生的科学内涵,系统解析了健康的多维决定因素,强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群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梳理了中国卫生健康方针的历史演变。报告还聚焦传染病流行与气候变暖两大核心议题,强调传染病对人类社会发展乃至世界格局演变的深远影响,揭示全球变暖背景下群体健康、国家经济发展乃至国际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

牛越研究员在题为《从科研到科普:解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专题报告中,直面网络时代“假科普”、“伪科学”泛滥的现状,强调以权威科研成果引领科普传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她以环境污染与健康为切入点,分享了团队在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等方面的多项研究进展,提倡中小学老师主动拥抱科学,增强对权威科学信息的鉴别力。最后,呼吁高校与中小学校加强联动,让科研与科普形成“发现-传播-反馈-再发现”的良性闭环,使科学成果突破实验室边界。

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科学研究反哺基础教育,以科研思维赋能教师成长的路径,实现“研教相长”,体现了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上海市“双名工程”是培养基础教育领军人才的重要平台,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持续支持此类活动,通过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实践基地建设等形式,为科学、科普教育贡献复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