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复旦大学黄葭燕教授团队前往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地区,开展为期两周的实地调研工作。本次调研由唐仲英基金会《后疫情时代社区医务人员非药物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研究》资助。调研团队成员之一方晢伊,为本项目遴选的2024年度“悦心学者”之一。本次实践充分运用前期项目培训所得,重点聚焦当地孕产妇的心理健康及孕期营养问题,基于对孕产妇健康的关键影响因素与系统瓶颈的分析,尝试探索适宜当地人文社会环境的心理健康非药物干预及生命早期营养干预措施。
调研期间,团队实地走访了桑给巴尔多家卫生服务机构及社区,开展半结构式访谈与问卷调查,受访对象涵盖卫生部门官员、卫生服务提供者、孕产妇及其家属。实地调研重点聚焦当地妇女孕期心理健康问题及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健康因素对孕产妇营养状况的影响、孕产妇对心理健康服务的可获得性,及孕产妇营养和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可操作性等。
抵达之初,团队与桑给巴尔国立卫生研究所所长Mayassa Salum Ally 博士及其研究团队深入交流。双方重点围绕当地孕产妇和婴幼儿常见健康风险与疾病负担、心理健康与生命早期营养干预的实施情况与现存挑战等问题展开了全面交流,为后续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7月14日至17日,团队集中走访多家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机构,通过就诊流程观察、关键知情人访谈等,认识了解当地妇幼保健服务部门的运作机制与服务流程。团队重点就孕产妇就诊路径、心理健康与影响相关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机构心理健康与营养相关服务提供现况、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与相关人员配备情况等,收集一手资料。此外,团队基于当地孕产妇产前保健的定期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了涵盖孕期焦虑、孕期抑郁、孕期情绪变化等内容的主题健康教育。
为进一步贴近社区真实需求、探索社区心理健康干预模式,研究团队前往Kwa Mchina Mwanzo镇,在当地志愿者组织协助下,开展焦点小组访谈与团队心理健康干预活动。通过调研和交流,团队深入了解了桑给巴尔居民在日常饮食结构、就医行为、对心理健康问题得认知等维度的真实情况,从社区视角识别改善孕产妇心理健康与营养状况的潜在路径与现实挑战。同时,通过团体集中交流,了解当地妇女主要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自我调节策略,并普及简单的情绪识别与管理技巧。
黄葭燕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全球卫生领域研究,始终秉持“立足本土实践、尊重当地文化”的科研理念,持续推动以证据为基础的全球卫生干预策略制定与优化。团队已多次赴非洲中低收入国家开展实地调研与科研合作,积累了扎实的海外实践经验。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积极推动全球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实践,致力于中非合作研究的深化开展,助力全球卫生相关的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
(供稿人:方晢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