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环境健康未来——我院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顺利举办

更新日期: | 点击数:2113

2024年6月12日,复旦大学环境卫生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枫林校区康泉图书馆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曹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邹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戴家银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王美林教授和上海大学李辉教授就学科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进行点评和指导。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陈秉衡教授、宋伟民教授、全体在职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出席会议并参加了讨论。

会议由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教授致欢迎辞,他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关心我院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的各位专家表达了诚挚感谢,期待会议的成功举办能为年轻科学家们提供方向和指引。随后,张蕴晖教授代表教研室向专家们介绍了我院环境健康学科的发展历程、科研成就、课程设置及社会服务成果。赵卓慧教授、郑唯韡教授、蔡婧副教授、王霞副教授、徐燕意副教授和李久风青年副研究员依次详细介绍了代表性学术成果、研究规划等情况。

阚海东教授致辞

与会教师进行介绍代表性成果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环境健康学科的发展方向及取得的成果,并对青年教授们的学术规划提供了专业性建议。曹佳教授首先肯定了青年学者们从暴露到信号通路或分子靶标再到疾病结局的研究思路和成果,提出研究应注重方法的创新性,聚焦毒性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邹飞教授强调,未来的研究需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方向,不仅要凝练研究方向,还需注重平台建设、科研资源积累、科研成果展示及转化。戴家银教授提出,青年学者在科研过程中应凝练个人特色和标签,将其与研究方向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既注重传承又勇于创新。王美林教授指出,学科研究应注重全链条研究模式,从公共卫生角度出发,使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李辉教授肯定了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在该领域研究中的领先地位和亮点,并建议未来可以更多关注环境卫生对传染病影响的相关研究。

与会专家指导和点评

陈秉衡教授和宋伟民教授总结发言

会议总结环节中,陈秉衡教授指出,本次研讨会对未来环境健康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及相关环境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宋伟民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充分展示了学科发展水平,教研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深化,以提升整体科研实力,打造学科人才培养的高地,更好地契合国家发展需求。通过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本次会议明确了我院环境健康学科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升学科实力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解媛婷   徐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