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国卫生技术评估论坛顺利开幕

更新日期:2023/12/03 | 点击数:1894

2023年12月2日,由复旦大学医学技术评估研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联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主办,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卫生技术评估专委会协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卫生技术评估论坛”在沪顺利开幕。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英耀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

开幕式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付晨副主任、上海市医疗保障局曹俊山副局长分别致辞,强调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 HTA)在卫生新技术应用、卫生服务决策、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以及提升医疗服务质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对重点实验室在推动卫生技术评估制度建设、科学研究、资政服务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并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和由衷期待。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吴朝晖副理事长代表主办方致辞,强调对医药生物技术开展卫生技术评估的重要性,论坛顺应了现实所需,为医药生物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本届论坛以“创新方法与能力建设”为主题,着眼于新形势下卫生技术评估的创新理念与方法这一关键问题,旨在切实发挥卫生技术评估成果的决策转化效能,助力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会第一场聚焦“中国卫生技术评估新挑战”,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理事会张朝阳会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赵琨教授主持会议。海南省医疗保障局李文秀书记分享了真实世界数据支持医保决策的海南实践,指出医保改革要与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同频共振,海南省作为先行示范区,围绕医保真实世界应用场景,实现价值购买和数据要素化流通的加速探索。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代涛副书记强调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赋能健康中国建设的同时,为HTA的机制化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治理同样是HTA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白飞处长就医疗技术对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做了详细介绍,从供给方与需求方双向视角分析了医疗支付、服务流程、医疗环节、人文环境等如何实现质量改进,进而满足患者实际需求。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荣休教授、深圳理工大学讲席教授唐金陵教授对过度诊断的前因后果进行了阐述,仪器技术的发展使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实现了可能,然而也步入了过度诊断的现实困境,需要明确医学干预边界、严格基于证据开展筛查和体检,并把人群的健康利益放在首位。

大会第二场以“卫生技术评估新趋势”为主题,武汉大学张亮教授和浙江大学董恒进教授主持会议。南方医科大学陈平雁教授介绍了当前我国真实世界研究相关指南体系,结合实例讲述真实世界研究如何从数据到证据、进而支持药物监管决策的系列问题。赵琨教授带来了创新医用耗材的评估思考,推行耗材通用名化可以为后续医保支付与监管提供支持,但当前我国创新医用耗材价值评估存在系统性问题,需要借鉴国外HTA实践经验实现耗材的综合价值评估。天津大学吴晶教授阐述了采用间接比较解决当前药品HTA缺乏头对头比较疗效证据的问题,利用公平性加权法或替代指标、开展分布式成本-效果分析解决缺乏价值元素公平性的定量考量问题,以及需要合理把握科学技术的溢出效应。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心(MUCHE)顾源远教授从实证研究角度介绍了如何针对中国医保决策者的偏好分析,实现罕见病医保支付的阈值调整。

大会第三场围绕“是否要建立卫生技术评估新学科”的问题展开辨论。在安徽医科大学胡志教授主持并做引导性发言后,浙江大学董恒进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张研副教授分别代表正反双方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俞卫教授、武汉大学张亮教授、沈阳药科大学孙利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方宇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杨练教授则分别围绕上述观点各抒己见,就HTA新学科的必要性、可行性、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学科建设的启示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创建新学科需要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重要理论和知识的支撑以及基础条件的综合考量,对HTA学科建设的深刻思考和研判是一个重要课题。在互动环节,与会嘉宾与观众展开深入交流。

论坛的召开不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与传播的平台,也为HTA的未来方向和学科建设提供了深刻洞见。随着三场大会的圆满结束,包括分论坛、青年论坛、口头汇报及壁报论文在内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即将展开。与会者将围绕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进展与挑战、高值医用耗材价值评估与实践应用、医院卫生技术评估、过度医疗、新方法在HTA中的应用、技术价值评估、慢病与病人偏好、筛查评估、医疗保险制度创新与挑战、医保支付与创新医药、技术公平性、伦理评估等主题开展12场分论坛汇报,分享HTA研究热点及最新研究成果。青年论坛则将由来自中国药科大学、潍坊医学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复旦大学等机构的青年学者分享个人科研经历与工作经验,为营造探索前沿、崇尚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贡献力量。

(李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