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学科地位、发展现状和宗旨、治学理念等

学院领导名录

学术管理相关的委员会名录

学院各职能办公室名录及联系方式

先贤祠 | 媒体文件 | 功勋榜

包含学院历史、历任领导的信息

教授照片列表链接

按部门分类的教师列表链接

本院所有兼职教师信息

部分部门和人员所获荣誉信息

包含: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上海高峰人群队列简介

往年科研获奖项目列表

研究机构列表

空气质量改善可显著降低儿童哮喘患病风险,母乳断乳期是潜在敏感暴露窗口期

更新日期: | 点击数:1507

2023年7月17日,过敏科学及免疫学领域顶刊之一,欧洲过敏和临床免疫协会官方学术期刊杂志Allergy(IF=12.6)在线全文发表我院最新原创性研究成果 Improved ambient air 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sthma and infancy shortly after weaning is a sensitive exposure window(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ll.15815),即空气质量改善与儿童哮喘患病风险下降显著相关,母乳断乳期是潜在敏感暴露窗口期。

该研究开展了两轮学龄前儿童呼吸道过敏到的大规模调查。与2011年相比,2019年上海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显著降低了学龄前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婴儿期(0-1岁)的细颗粒物暴露是独立于孕期母体暴露的重要暴露窗口期,尤其是纯母乳喂养不足六个月的儿童中,后期发生哮喘的敏感暴露窗口期在母乳断乳后不久出现。

1. 空气质量改善与儿童哮喘患病风险下降显著相关,母乳断乳期是潜在敏感暴露窗口

上海长期处于我国学龄前儿童哮喘患病风险最高的城市之一。本研究坚持在间隔8年后开展重复调研,明确总结近十年来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哮喘患病率的变化。研究纳入的样本量大,市区和郊区地理分布广,受试者样本代表性好。同时本研究采用了长时间跨度(2005-2019)和高时空分辨率(1km × 1km,日均值)大气污染暴露评估模型,保证了暴露评估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针对三种粒径段的颗粒物(PM2.5,PM2.5-10, PM10)开展分析,暴露和效应的分析策略符合Hill因果推断的时序性准则。早期暴露与后期诊断的疾病或症状的关联评估结果稳健,为准确评估我国城市空气污染与儿童哮喘的效应提供了新的线索。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陈天一、2020级硕士研究生史苏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卓慧教授、孟夏副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谭永强主任医生和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黄晨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