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颖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刚教授团队在老年人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领域取得进展,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IF12.063/Q1)期刊上发表题为“Sarcopenia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ong elderly adults: The first longitudinal evidence from CHARLS”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链接:http://doi.org/10.1002/jcsm.13081)。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被认为是介于正常认知水平和痴呆的中间状态,具有向老年痴呆转归的高可能性,因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干预和防控的重要关口。肌少症主要表现进行性和广泛性的骨骼肌疾病,包括肌肉量和功能的加速丧失。鉴于肌少症和认知受损之间存在共同的影响因素,有研究提示肌少症与认知受损可能存在关联。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肌少症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证据不足,且缺乏大规模的纵向队列研究。为此,研究团队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CHARLS)的全国代表性大规模调查数据,利用CHARLS项目2015年和2018年两轮的调查数据,分别在横断面和纵向追踪调查研究中纳入5715名和298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利用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无肌少症、可能肌少症和肌少症三组,认知功能测量参考美国健康与退休研究(HRS),探讨了老年人肌少症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2015-2018年无肌少症组、肌少症组和肌少症组MCI发生率分别为10.1%、16.5%和24.2% (P<0.001)。与无肌少症老年人相比,可能肌少症组的定向、记忆、计算及绘画得分均较低,而肌少症组的认知各维度得分均更低。纵向追踪样本分析发现,无肌少症、可能肌少症、肌少症人群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研究还发现,与无肌少症老年人相比,可能肌少症者与肌少症者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分别增加了43%和72%。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利用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数据评估了老年人肌少症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其结果的外推性较好,为肌少症与认知功能的因果关联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于老年认知受损的早期预防干预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胡以松副研究员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博士生朋文佳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任汝静副主任医师为共同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颖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刚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我院阚海东联合团队报道大气苯系物暴露对全球757个城市居民死亡的影响
医疗管理专业硕士(MHA)名师名院医院管理创新系列活动第一场顺利举办
学术进展丨我院秦国友、余勇夫团队提出高维中介迁移学习方法赋能小样本研究
我院邹华春教授牵头编写我国首个《男性HPV相关疾病预防策略专家共识》
筑牢健康中国基石,开启复旦人保新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5级人保班新生班会顺利举行
携手共进,通过HTA释放医疗服务价值—我院师生参加第十二届HTAsiaLink年会
研究进展:儿童家庭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病原体所致风险的城乡差异研究
陈仁杰、阚海东课题组揭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低收入国家儿童死亡负担的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