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举办海外名师公开讲座

更新日期:2016/06/14 | 点击数:2571

供稿  张永宏

在复旦大学111周年校庆期间,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在复旦大大学枫林校区和邯郸校区分别举行海外名师及知名学者有关全球卫生主题的公开讲座。

2016年5月19日,加拿大曼陀尼巴大学资深教授柯嘉敏女士在上海医学院为师生们和临床医生做了题为“Diet and Nutritional Mod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AFLD”的公开讲座。柯教授从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切入,与大家分享了加拿大健康和医学农业食品研究中心在心血管疾病和脂肪肝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业内热点话题 “肠道菌群研究”与听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两位青年研究学者也与柯教授交流了国内目前在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微生物研究方面的进展,并期待双方能有有进一步合作。柯教授在上海期间还与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的老师们进行了学术交流,并指导和参加了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博士生论文答辩。

2016年5月25日和26日,复旦大学海外名师,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汤胜蓝教授分别在上海医学院和复旦大学本部校区作了题为“全球化与国际卫生政策制定(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health policy-making)”的两场全球卫生公开讲座。汤教授以“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对健康的利弊?”这个问题引出讲座内容,从全球化定义、全球化对健康的积极/消极影响、全球化与国际卫生合作、以及全球健康政策制定的金五角逐一展开讨论。在提问环节,现场互动热烈,听众们就“海外援助投入到非洲国家后是否给这些国家的健康带来了正向促进作用?卫生发展援助的投入是否造成这些国家本身基本医疗卫生人员的流失?为什么一些受援国家有了足够的资源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但健康状况却改变不了?英美两国在全球卫生发展合作中如何处理与NGO的关系和合作?”针对这些问题,汤教授结合自己工作经历和研究作了回音。他认为,在进行卫生发展援助时,施援方首先应该深入探讨受援国当地到底需要什么?只有这样,援助才可能有效解决当地的急需。可能当地并不需要建立一个新医院,只需要对当地医院的设备和人员进行更新,这样效果可能更好。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事半功倍。

通过此次讲座,在座的各位师生对全球化及国际卫生援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急当地之所急,方能有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