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中国人保-复旦大学2023级健康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班高端讲座第十二讲在枫林校区西区8号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Dalla Lana公共卫生学院终身讲席教授、加拿大医学科学院院士魏晓林,主讲主题为:应用实施科学研究方法影响卫生政策。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教授主持,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王颖教授、医院管理学教研室周萍副教授、卫生经济学教研室钱梦岑副教授、蒋虹丽老师等共同参加。讲座吸引了学院众多硕博士学生参与。
魏晓林教授首先介绍了实施科学和复杂干预的研究理论、设计方法,以及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他强调,实施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需要融合临床、公卫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和产出评价结果。
随后,魏晓林教授分享了近年来在西藏开展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用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实施科学的理念应用到卫生服务评价中。魏教授详细讲述了使用e-monitors、WeChat等新技术来影响药物对疾病治愈的质量和效率的一项试验研究。他清晰的逻辑、流畅的语言让在场的师生们对实施科学如何影响地方的卫生政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讲座后,魏晓林教授深入浅出地对在场师生们的提问进行了解答,还结合在经历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心得,真实而幽默地回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此次讲座不仅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也引发了学科领域间的丰富交流。参加讲座的师生们纷纷表示,魏晓林教授的讲解让他们受益匪浅,对实施科学有了更深刻认识和理解。
未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将继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者交流合作,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公共卫生人才。我们期待着在实施科学的研究道路上与魏晓林教授以及更多的同行们共同探索、进步。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