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办“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传播与进化-德隆论坛”

更新日期:2018/12/18 | 点击数:6791

供稿: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8年12月8日,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德隆论坛-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传播与进化”在枫林校区八号楼825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来自国内传染病流行病学领域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青年”和“”、中科院“”等8位专家,就“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传播与进化”的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相关领域的教师、学生到场聆听。

本次论坛由重点实验室主任余宏杰教授主持。来自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刘玮研究员,介绍了对我国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其他新发蜱传病原体,并运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发现SFTSV感染导致精氨酸代谢紊乱,并与血小板数量下降及T淋巴细胞功能失调相关;黎浩研究员报告了对我国新发蜱媒传染病进行系统性监测与溯源的流行病学研究;方立群研究员介绍了传染病跨区传播监测与防控、塞拉利昂埃博拉病毒病传播动态模型构建的经验。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崔杰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自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之后,对SARS病毒进行溯源追踪,最终在菊头蝠种群中找到了SARS的全部基因组组分,证实了中华菊头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的科研成果。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杜向军教授介绍了季节性流感流行强度的预测模型,在“环境与宿主”系统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强调了病毒因素对未来流感流行预测的重要性。泰山医学院的史卫峰教授,介绍了自2013年首次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病例后,对H7N9病毒的基因进化溯源及毒力变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阐释了病毒的遗传背景和病毒动态重配模式。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特聘专家徐福洁教授在“病毒性肝炎和肝癌预防,我们国家还在等什么?”的主题报告中,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我国肝炎防控工作的现状和展望。厦门大学的张军教授介绍了基于我国华南自然人群的HPV感染及生殖疣自然史的研究进展和重要发现。

在每个专题报告结束后的提问和解答环节,各位专家学者与在座听众积极交流、互动与讨论,碰撞出创新科研思维的火花。复旦大学公卫学院何纳院长、流行病教研室赵根明、徐飙、王伟炳等教授与特邀专家们就流行病学未来的发展、学科布局的思考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观点进行富有深度的探讨,现场氛围活跃。

本次论坛上,公卫学院的青年学者也进行了学术汇报与交流。王锡玲副教授介绍了活禽市场关闭对H7N9禽流感流感流行的影响;丁盈盈副教授介绍了HIV感染和衰老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张涛副教授介绍了儿童肺炎链球菌的流行特征;胡屹副教授介绍了华东地区耐多药结核杆菌的分子进化和传播研究进展。

与会专家高度赞扬本次“德隆论坛”的举办,认为论坛为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本次论坛不仅拓宽了重点实验室师生的学术视野,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也为公卫学院的“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为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