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阚海东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课题组在PM2.5与人体表观遗传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5b02527)。
据论文第一作者陈仁杰老师介绍,以DNA甲基化为代表的表观遗传学异常是目前国际上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新兴热点领域之一。课题组以上海市某社区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时监测了PM2.5及其组分的暴露水平,并以分级浓缩的呼出气NO浓度表征病人的气道炎症水平,评估了相关编码基因NOS2A的DNA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PM2.5可先通过引起NOS2A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然后导致气道炎症水平增加;PM2.5中有机碳、元素碳、硝酸盐和铵盐成分的影响较大。
据悉,本研究在我国最早报道了PM2.5不同组分对人体表观遗传的影响,可为进一步阐明我国PM2.5的人体健康效应机制提供依据。
我院教师受邀出席2025年“院士专家进校园”暨第五期上海市“双名工程”研修活动
羽你同行,共促健康——首届复旦公卫-徐汇疾控(卫监)羽毛球友谊赛圆满落幕
我院何纳课题组最新研究揭示与HIV感染者死亡风险相关的蛋白标志物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