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基酯类化合物(PAEs)是广泛使用的增塑剂,其溶出量超过安全水平会危害儿童的肝脏和肾脏,也可引起儿童性早熟。
周颖课题组通过对华东地区782名8至11岁的学龄儿童人群进行尿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证实了这些地区儿童广泛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暴露风险评价显示部分儿童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其Urinary excretion of phthalate metabolites in school children of China: Implication for cumul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phthalate exposure研究论文发表在权威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课题组在华东地区选择了儿童随访人群,分析尿中9类邻苯二甲酸酯化合物的13种代谢产物,其中11种代谢产物在儿童尿中检出,检出率在85%到100%之间。邻苯二甲酸单丁基酯(MnBP)的中位数浓度最高,达到47.1 ng/mL。利用尿中检出浓度得到的儿童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暴露风险结果显示接近20%的儿童超过了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这一比例在来自工业集中地区的儿童群体中达到了36%,提示我国部分地区儿童存在邻苯二甲酸酯暴露相关的健康隐患。
该研究针对性地报道了中国学龄儿童群体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暴露情况以及潜在的健康风险,为明确我国儿童邻苯二甲酸酯暴露的有害效应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将进一步探讨中国人群邻苯二甲酸酯的暴露途径及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干预措施。
我院何纳课题组最新研究揭示与HIV感染者死亡风险相关的蛋白标志物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