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继伟
由余金明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近期基于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人群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筛选122,636例的成年高血压且初始无卒中的对象,探讨了随访血压变异性(visit‐to‐visi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VVBPV)与卒中发病风险的关系。
以往研究普遍认为平均血压是心脑血管相关疾病最主要的病因,因此降低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及预防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目标,但日益增多的研究指出,常见降压药物显示出的对脑卒中预防和治疗不同的疗效,与血压的另一参数——VVBPV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随着VVBPV的增加,在调整血压和其他基线因素后,卒中发病风险均呈现递增的趋势。在各亚组分析中,血压变异性越高,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短暂性脑出血的发病风险也相应增加。该研究成果“The prognostic value of long-term visit-to-visit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on stroke in real-world practice: A dynamic cohort study in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Chinese hypertensive population”已发表于国际心脏病权威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IF:6.175)。
本研究成果为国际上首次基于人群健康档案数据对于VVBPV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研究,对于我国人群健康档案的利用做了开拓性探索。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社区高血压三级预防及对高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复旦大学公卫学院牵头完成国际对标气传花粉容量法实时自动监测及本土验证,推动我国花粉容量法自动监测体系构建
日内瓦大学Nicolas Ray教授到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智汇环境健康前沿——我院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顺利举办
罗力教授出席全国第一个AI医学院的成立仪式
推动证据多元创新,贡献中国HTA智慧——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参加2025年HTAi年会
智守认知健康,助力痴呆防控| 第四届老年病防控与健康会议老年期痴呆综合防控分论坛成功举办
研究进展: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2000-2021)及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对双胎妊娠出生结局的影响
赵卓慧教授课题组在气候变化与儿童呼吸道过敏风险关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