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11日,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办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建设研讨会议在上海顺利召开。
10日由教研室副主任陈波教授主持会议,重点讨论《营养和食品卫生学》、《医学营养学》、《预防医学导论》等教材更新事宜。厉曙光教授、何更生教授、薛琨讲师等分别对现有教材概况和改编方向提出了宝贵意见。教研室所有教师将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工作,打造出具有复旦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营养学系列教材。此外,会议邀请了来自复旦精准医学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附属华东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的代表介绍了各单位与营养相关的科研、教学以及社会服务工作,搭建了学院与医院、学院与学院间合作的平台。
11日研讨会邀请了同行专家共商复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科发展事宜。与会专家(排列不分先后)有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丁刚强所长/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石汉平主任/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孙长颢副校长/教授、复旦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顾正龙助理院长/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刘烈刚副院长/教授、苏州大学秦立强副院长/教授、东南大学孙桂菊主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慧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吴息凤院长/教授、北京大学许雅君副院长/教授、华东医院吴江主任/教授、上海市疾控中心(苏瑾所长/主任医师、朱珍妮副所长/副主任医师、臧嘉捷主任/副主任医师)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琰研究员。首先,教研室主任高翔教授介绍了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的历史、人员构成以及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果。周颖副主任/副教授介绍了卫生化学学科历史沿革和科研现况。接下来由青年学者孙亮研究员、陶灵青年研究员、李亚琦青年副研究员、董瑞华青年副研究员和刘雨薇副教授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工作进展。报告结束后,多位专家肯定了复旦公卫学院营养研究的良好基础和与食品卫生学结合的独特学科优势,赞赏了上海市政府和复旦大学在人才支持和引进方面做出的成绩,并详细点评了青年学者的工作。此外,专家们对教研室未来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包括凝练学科主线、挖掘复旦营养特色、教学和科研两手抓等。
最后,教研室主任高翔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强调营养涉及的研究内容广泛,从基础到人群到临床营养,从食品的结构到标准膳食模式的探索。所以,营养学科的发展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单位合作共赢。同时营养人肩负着教育和传递健康知识的使命,所以教研室将继续重视教学、科研以及科普多方面并进发展。相信未来通过教研室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以及与兄弟单位的合作共建,复旦营养将迎来闪耀的篇章!
我院邹华春教授牵头编写我国首个《男性HPV相关疾病预防策略专家共识》
筑牢健康中国基石,开启复旦人保新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5级人保班新生班会顺利举行
携手共进,通过HTA释放医疗服务价值—我院师生参加第十二届HTAsiaLink年会
研究进展:儿童家庭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病原体所致风险的城乡差异研究
陈仁杰、阚海东课题组揭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低收入国家儿童死亡负担的演变规律
我院邹华春课题组真实世界研究揭示我国HIV感染者BMI变化特征及风险因素
我院阚海东、陈仁杰课题组发现周期性的异常降水波动影响全球中低收入国家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风险
聚焦慢病防控新实践,共筑全球健康共同体丨2025“南南合作”公共卫生教育联盟国际暑期学校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