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沈雁翎
近期,我院蔡婧课题组在孕妇孕期暴露于PM2.5与早产风险的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结果以“Prenatal Exposure to Specific PM2.5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reterm Birth in China: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为题在线发表于环境科学领域权威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文章链接为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est.0c02373)。
早产(Preterm Birth, PTB)是围产期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怀孕期间暴露于PM2.5与早产有关,然而,现有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具体的PM2.5化学组分的作用尚不清楚。此外,目前没有研究关注到不同的受孕模式对PM2.5效应的影响。
针对此问题,蔡婧课题组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花静教授、上海新华医院张军教授合作,在“全国分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中国大陆25个省份89家医院的出生数据,开展了一项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以探究PM2.5及其六种化学成分(OC、BC、SO42−、NO3−、NH4+和土壤粉尘)与早产风险的关系。研究应用基于卫星的模型预测孕妇产前的PM2.5及其化学组分的暴露,控制了社会人口特征、季节和空间变异的情况下,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来检验这些关联,并通过分层分析来探究受孕模式(自然受孕/辅助生殖技术)对污染物效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孕期PM2.5暴露浓度增加,新生儿早产的风险增加,这种关联在妊娠晚期最为显著;妊娠晚期PM2.5暴露浓度每增加一个四分位间距(33.60 μg/m3),早产发生的风险增加12%(95% CI: 5%-20%)。在受孕模式的分层分析中,试管婴儿组对PM2.5暴露更加敏感,PM2.5浓度每增加四分位间距,早产发生的风险增加33%(95% CI: 5%-69%)。PM2.5的六种化学组分中,BC、SO42−、NO3−、NH4+和土壤粉尘与早产风险的关联均在至少一个特定妊娠期具有显著性。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我国近年来每年人类辅助生殖各项技术类别总周期数超过100万,出生婴儿数超过30万。该研究为保护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