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3月1日出版的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指出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作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高校承担着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任。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队伍的哪些短板,又为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带来了哪些启示?中国教育报记者约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进行了深入访谈。
下面是这次访谈内容完整版。全文转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3月25日第四版新闻·深度。
〚访谈内容〛
公共卫生如何保障公众健康?
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公共卫生领域受到高度关注。在保障公众健康过程中,公共卫生如何发挥作用?
何纳:公共卫生学科全称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就本科招生专业来说,预防医学专业是核心。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招生专业包括预防医学专业和公共管理专业(卫生方向);在其他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有的本科招生专业还包括卫生检验、卫生管理等。临床医学面向患者,关注个体患病后如何通过救治使之康复,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面向人群,关注如何不让群体发生疾病,因此公共卫生的范畴更广。1920年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Winslow(温斯洛)提出、195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的公共卫生定义是“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效率的科学和实践,包括: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控制传染病,教育公众保持个人卫生,组织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以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有效的社会机制以保证每个人拥有足以维持其健康的生活水准。通过上述活动,使得每个居民享有其与生俱来的健康和长寿权利”。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将公共卫生定义为“公共卫生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很显然,在保障公众健康的过程中,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各方面的行为,创造健康环境,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居民健康素养,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从而预防疾病,促使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促进康复以减少伤害和死亡。
吴息凤:在整个人群中,有健康的人、疾病患者和大量表面上健康但面临极大患病风险的人。临床医学面向的是疾病患者,通过治疗使疾病痊愈,让患者个体受益。而公共卫生面向的是整个人群,通过三级预防策略(即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级预防——对症和康复治疗),保护人群整体的健康并进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例如,在此次疫情中,临床医学负责治疗确诊患者,公共卫生则负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孟庆跃:公共卫生主要通过疾病预防和控制,让人们不发病和少发病,其服务对象以人群为主,比如环境卫生治理、食品卫生和安全等,服务对象是社区和行业;计划免疫,服务对象是个体和家庭。公共卫生服务不仅仅与医学相关,也与很多其他学科相关,比如法学、管理学,从法律法规和管理的角度为健康事业提供保障;又比如信息科学,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改善服务模式等。与临床医疗服务相比,公共卫生被称为“看不见的战线”,因为公共卫生工作做得越好,就越难以被社会所看到。
公共卫生人才需具备何种专业素质?
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坚持预防为主”原则。为使公共卫生充分发挥作用,该领域人才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
吴息凤:公共卫生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素质:一是扎实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不仅包括传统公共卫生学科知识,还包括全科医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卫生管理、数据科学等。本次疫情研判过程中,大数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此趋势下,提升公共卫生人才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尤为重要。二是过硬的实践能力。公共卫生实践涉及临床基本技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卫生、营养和环境调查处理等多方面能力。尤其需要加强的是传染病防控相关的消杀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人群传播的分类甄别与快速处置等能力。三是卓越的创新思维。在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负担下,我国的诊疗模式已经开始由“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但目前公共卫生技术创新和基层服务能力尚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这种转变。公共卫生人才必须善于创新、敢于创新,改革现有公共卫生模式,以适应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四是良好的人文素养。公共卫生事业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根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低、效果好,但是回报周期较长,这就要求公共卫生人才养成人文自觉、塑造人文精神、建立人文价值、体现人文关怀,不忘初心,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公共卫生事业,持续为大众健康服务。
孟庆跃:公共卫生是落实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石,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动力。发挥好公共卫生的作用需要素质优良的公共卫生人才。首先,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落实预防为主和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需要在人才规模和结构上有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其次,全方位和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需要公共卫生人才能够开创全新的工作模式。具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掌握与当前健康需求相适应的知识和技术,是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满足健康保障需求特别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再其次,需要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人才,需要公共卫生人才具有更高的领导力、协调能力和社会组织动员能力,满足群体健康保障的需求。
疫情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队伍的哪些短板?
问: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反思疫情暴发的过程,您认为它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队伍的哪些短板?这些短板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吴息凤:目前,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队伍在数量、质量方面都存在不足。从数量来看,截至2018年,中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从业人员约18.78万人,即每万人口中仅有1.35名CDC从业人员,约为美国的1/5。CDC卫生技术人员中,仅44.2%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2.5%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本次疫情更暴露出部分干部公共卫生素质不高,导致对疫情的错误判断;基层队伍实践过少,在突发疫情中不能及时、有效进行应急处理。
孟庆跃:此次疫情中,公共卫生队伍暴露出的最大短板是缺乏领导力。公共卫生领导力体现在对疫情形势的分析和把控、系统性提出疫情防控策略、协调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开展防治并重的工作,以及引导社会提高科学认识和防控能力。同时,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规模需要扩大,公共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完善,公共卫生队伍应对突发新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水平需要提高。
何纳:此次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队伍短板,包括整体规模不足、专业能力欠缺、专业训练不够特别是实训方面投入较少等。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全民“重医轻防”的意识没有根本转变,居民整体的健康素养特别是传染病相关健康素养还不高。例如在此次疫情期间,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一线医护人员的救治,当然他们的贡献非常重要。但同时,很多从事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的人,他们所做的工作同样重要,因为防止疫情的输入和扩散,相当于为14亿人竖起了一面盾牌。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取得了哪些成果?
问:请简要介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孟庆跃:目前,我国约有100所高校设公共卫生学院或预防医学系培养相关专业本科生,约70所院校培养硕士研究生,约30所院校培养博士研究生,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培养体系,每年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院校和国际组织输送约7000名公共卫生人才,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始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机构,培养七年制、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博士等各层次公共卫生人才。2017年,北大开始试点公共卫生专业博士学位培养,从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行政管理等机构的优秀在职人员中选拔学生,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何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全国最早一批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单位,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学院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对接国家和地方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一直承担着国家重大疾病防控特别是传染病防控和人才培养任务,在全国近百所公共卫生学院中,其传染病教学和科研人员规模最大,也是学科最为齐全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公共卫生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实践教学和应用型人才培养。2003年起,我国在高校公共卫生学院中进行以应用为导向的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培养,其中非全日制MPH也面向企业、医院等社会机构招生,复旦大学与北京大学等都是最早一批试点单位之一。目前,我们开展了工程博士(生物医药方向)的招生培养,为公共卫生专业博士(DrPH)培养探路。
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什么不足?
问:疫情暴发以来,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复合型能力欠缺等问题受到关注。您认为,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哪些不足?应该如何解决?
孟庆跃: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服务国家健康安全的意识不强,保持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优势的能力不足。传染病教育研究本是公共卫生学科的起源,也是优势,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校公共卫生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已不存在,教学和研究力量极其单薄,难以在重大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作出应有贡献。第二,公共卫生人才知识结构难以满足需求。与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学科相比,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需要公共卫生课程体系中除保留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增加实施性研究评价科学、政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第三,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缺乏。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是提高公共卫生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公共卫生教育需要良好的实验和现场条件。由于投入和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许多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办学条件较差,特别是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条件落后,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落后、教学基地师资薄弱等。同时,案例教学普遍缺乏。虽然部分院校在理论教学内容中增加部分案例教学内容,但公共卫生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案例教学授课计划和案例库,削弱了案例教学的效果。第四,教学方式方法陈旧。虽然许多高校积极改变传统的公共卫生教学方法,力求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教学习惯及条件所限,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公开课、翻转课堂等并没有被普遍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仍是主流。第五,师资能力尚需提高。目前公共卫生师资更多强调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在系统思维、实践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不足。在当前评价机制下,师资精力主要在科研上,同时也缺乏公共卫生实践的历练。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需要在三个层面共同努力:首先,教育管理部门需提高对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把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从政策支持、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高校需将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作为服务国家使命的重要体现,为公共卫生教育制定科学的评价机制,提高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再其次,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应承担起不断改革和发展公共卫生教育的责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使命,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方向,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师资水平和能力。
吴息凤:此次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问题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不足、新发传染病控制实践教学不够、医学人文教育欠缺等。针对上述情况,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布局国家试点重点公共卫生学院,加大对公共卫生学科的投入和建设,鼓励高校筹建公共卫生学院及开设相关课程。二是建立公共卫生专业博士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人才毕业后的教育培养机制,以适应公共卫生高度实践性的要求。三是建立公共卫生相关知识轮训制度,对临床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从业者及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并贯彻落实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疾病防控等方面知识的定期轮训制度。四是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实践能力,在本科教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应对新发传染病的相关实践教学课程,突出实用技能培训,加强针对新发传染病控制的社会实践教学,增加公共政策和管理、应急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五是加强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全科医学主要面向社区人群,需要有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建议由公共卫生学院培养全科医生,同时给予他们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权利。建立“4+3”全科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前4年学习医学和公共卫生学,后3年进行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另外,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也进行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使这部分学生既可从事预防工作又具备临床资质,满足社会的健康需求。
何纳:谈及人才培养,就离不开学科建设。我认为,国家学科评价指标应该更加科学,兼顾不同学科的特点。公共卫生学科面向人群,强调现场,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人才的评价上除了考虑其发表的学术论文影响因子外,还应重视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实际贡献,引导公共卫生师资队伍和整体人才培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此外,公共卫生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应该提倡专业导向。但我认为专业性不是绝对的,在基层,也有一些非医学教育背景的同志在担任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后全身心投入,在干中学、学中干,也取得了优秀的实绩。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培训、考核和评价机制。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的前身上海医科大学,在卫生部支持下成立了“全国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培养了一大批卫生领域干部,他们都有良好的公共卫生素养。虽然我们现在有MPH的培养机制,但和过去相比,执业后的培训机制相对弱化,还需加强。
如何改善公共卫生人才外流现象?
问:此次疫情中,公共卫生人才流失是许多专家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吗?我们应该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何纳:从本学院毕业生的情况来看,他们走出校门,在各领域各单位都受到欢迎,但几年后还留在公共卫生领域工作的就已经很少了。其中,本科毕业生约有一半会继续从事本专业(包括推荐免试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约有五至六成会从事本专业,但3年以后二次就业,继续留下的只剩四成左右。无论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是地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才流失是全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待遇过低,很多省市疾控中心人员,待遇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此外也有专业受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让人才在这个领域失去了积极向上的事业发展动力。改变现状,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公共卫生当作根本性建设来抓,认识到位了,各方面投入就到位了,再通过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让大家形成对公共卫生的合理认知,普遍认识到防病比治病更重要,成本较低且效果最好,那么公共卫生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人才发展,都会形成良好的局面。
吴息凤:从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来看,2009年至2018年,全国各类医院卫生人员增加了58.07%,而CDC人员下降了4.5%,这一数据很能说明问题。要留住并用好公共卫生人才,首先要保障他们的待遇和地位。由于各方面原因,CDC人均待遇不高,对队伍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要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有效的薪酬、考核和激励机制。
孟庆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外流的程度在不同的区域和层次有差别,但总体趋势是,相对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的比例不断下降。2007年至2017年,疾控中心卫生技术人员平均下降速度为0.7%,同期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增速超过6%。在一些中西部省份,即使是省级疾控中心,也很难招到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公共卫生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往往把疾控中心作为最后的工作选项。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关键因素有四个:第一,提高专业水平和地位,提高解决健康问题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用事业吸引高层次人才;第二,政府解决好这些机构的支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卫生技术人员待遇;第三,改善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第四,提高合作精神和水平,与医疗机构和院校建立良好关系,为人才发展拓展空间和渠道。
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刘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