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新闻学院 金亦辰 公共卫生学院 闵雨欣
任宏,2011级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现任职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所肝炎防治科。作为上海疾控驰援武汉工作组队长,她正身处一线,在当地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参与疫情防控应急政策建议工作。任宏从事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16年,参加过H5N1禽流感、甲流、H7N9禽流感和埃博拉等疫情防控,目前从事肝炎防治工作。2008年,她曾参加第二批对口援建都江堰疾控工作队。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火车站,三名来自上海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列车。由他们所组成的上海疾控驰援武汉工作组将奔赴一线,与当地疾控同行们密切合作,开展工作。而任宏正是这个三人小组的组长。
任宏一行人即将踏上驰援武汉的列车
相比于整天忙碌于病房的临床工作,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清楚疾控在疫情防控中承担着怎样的使命。任宏对此有着生动的解释:“我们去武汉不治病,却也是近身参战。”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防控中,疾控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流行病学调查。也就是在各种环境下,调查患者或密切接触者临床表现、诊疗经过、暴露史及危险因素等信息,并基于一定数量的病例,进一步整理所涉及病例的感染来源和密切接触者,重点调查病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进而分析疾病的传播链;
二是实验室检测。检测人员需要在实验室检验生物样本,判别病毒种类。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是疾控机构的重要职责,对于防范疫情的传播和蔓延至关重要,这也是任宏一行人此次在一线的主要工作。而这些工作的开展,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疾病防控策略,“这也是我们此行驰援武汉的真正目的,就是协助国家疾控中心,参与疫情防控应急政策的制定。”
任宏在江岸区疾控中心参加流行病学调查
在疫情一线开展流调,无疑是艰苦且高风险的,“从1月25日出发算起,我们已经在岗位上连续坚持了21天。每天都要工作14小时左右,还会有不定期的应急加班。”虽然很多时候他们无需面对患者,可以通过电话完成访谈与调查,但是他们也需要实地前往医院和社区,依然存在着暴露的风险。
除了体能上的高消耗,这份近距离目睹死亡的工作对于心理素质也是极大的考验,“其实之前我们也经历过心理极限期,在流调时也会有莫名的无力感。那天晚上,李文亮医生去世的消息传来,大家都很悲伤,但在工作之余还是互相安慰。偶然看到一句话,‘世界冷酷,我们滚烫。’我不由自主地哭了。”在那个武汉寒冷的雨夜,任宏流下了眼泪。
作为援鄂队伍,此次防控工作,任宏一行需要与当地疾控的同行们密切合作。由于一线情况复杂,初来乍到的他们对于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并不十分了解,但是通过和湖北省疾控中心的同僚们并肩作战的经历,她由衷敬佩起当地的同行们,“他们和每个基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一样,有担当、有胆量、经验丰富、勇于奉献。他们当中有很多都是经历过‘非典’疫情的前辈,能力和责任心都不在话下,可以说是一个顶俩的战士。连日来的奋战,他们都冲在一线,平时说的想的都是疫情。”
任宏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医院感染调查
在一线的工作虽然繁重,但任宏仍会不断思考: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应该如何建设,才能有效应对突发传染病?如何才能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及时亮剑?
作为公卫人,这次的疫情给了她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参与应急政策的制定,她不仅实现了当初报考公卫专业时的初心,也锻炼了自己的思考和决策能力,积累了难得的实战经验。“这几天,我们像即将参加大考的学生一样,焦灼地解决老师抛过来的接二连三的高难度问题。每一个都需要我们全面地摸清当地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绞尽脑汁地交出答卷。除此以外,我们还会推测老师出题的目的,争取跑在疫情的前面。我们用地理信息分析技术描绘了重点社区的发病趋势,并形成了报告,这将对疫情防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下阶段,他们会继续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进一步参与解决当地疫情防控中的问题。
对于现在还身处象牙塔内的后辈们,任宏希望他们能够学好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重要时刻挺身而出,从数字中发现真相,指导政策建议,做到利国利民。只有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积累,才能够在未来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筑起国家疾控体系的城墙,阻疾病于高墙之外,安人民于净土之中。
面对来自后方的牵挂,任宏也非常感谢,“我喜欢这份不计得失,服务于普通人的工作。与勇敢和善良的伙伴们并肩作战,相信我们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最终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