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严可 王希晨
残疾是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风险,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当今社会在老龄化和慢性病的交互影响下,研究残疾问题,为残疾预防和治理提供决策支持迫在眉睫。
复旦大学中国残疾问题研究中心(简称“中心”)自成立以来,中心师生聚焦我国实际问题,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残障人群、脆弱人群健康管理及治理的相关研究,取得了突出成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中心主任吕军教授敏锐把握时代节奏,提出“学以致用,脚踏实地”的研究导向,为中心设立研究实践基地提供了思想保障。在“8.25全国残疾预防日”来临之际,8月20日和8月23日,中心第10个和第11个研究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分别在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举行。
8月20日,中心第10个研究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举行。
中心主任吕军教授一行和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班子为研究实践基地揭牌。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职工,徐汇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和来自中心的研究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吕军教授从残疾与康复服务的理念出发,结合十五年残疾问题研究经验,深入分析了如何构建系统的社会支持体系,如何促进实现“价值康复”,将她对残疾与康复的认识与思考一一阐述,引发与会人员广泛共鸣。
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玄泽亮表示,疾控将积极善用研究实践基地平台,与中心开展定期的学习沙龙,从慢性病防控等维度出发,共同研究残疾问题防治的良策,进一步提升疾控的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
8月23日,中心第11个研究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上海市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举行。
中心主任吕军教授、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刘骏、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王业红、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处处长周萍为研究实践基地揭牌。参加仪式的还有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职工和中心的教师与研究生代表。
王业红理事长代表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感谢吕军教授一直以来对于虹口区残疾人联合会残疾预防和康复研究工作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并希望借助此次研究实践基地的挂牌成立,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创造便利条件,实现从实践中发现研究问题和用研究成果指导实践的共赢合作模式。
未来,中心将以开放的姿态,与疾控部门和残联部门加强合作,以中心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结合疾控部门和残联部门在工作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和强大的现场实证能力,加快相关研究成果转化。并以互助共赢,携手并进的原则,为预防、研究、解决残疾问题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为打造国家级残疾问题研究智库共同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脆弱人群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人群健康贡献力量。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