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涵 供稿
2019年3月,全球健康大学联盟(CUGH)年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期间,由复旦大学申请,北京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积极参与的“中国的全球健康大学合作:不断发展的非洲与亚洲伙伴关系”分论坛也顺利举行。
此次CUGH年会的主题为“全球健康的转化与实施”,关注全球健康领域的政策转化与实施科学,这也是中国大学在全球健康相关研究中的工作重点。为此,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与国内多所高校合作,举办了此次CUGH年会上的中国高校分论坛。分论坛由昆山杜克大学汤胜蓝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钱序教授首先介绍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妇幼卫生海外干预试点项目的实施成效(Engaging Health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through Learning by Doing);中山大学郝春副教授讲述与中低收入国家的全球卫生科研合作的机制创新(Innovative Mechanisms to Promote Academic Global Health Partnerships between LMICs and China);清华大学程峰教授重点介绍针对国际学生的国际公共卫生硕士学位项目和针对中国中青年全球健康师资培训的“丝路学者”项目(Glob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武汉大学向浩副教授分享全球健康领域咨询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体会(Developing Consulting Skills of Global Health in China);中南大学周蔚博士汇报CMB资助的非洲国家患者安全管理项目的实施进展(Global Collaboration to Improve Patient Safety Management in Zimbabwe and Sierra Leone: A Brief Report)。最后,美国华盛顿大学全球健康系主任Judith Wasserheit教授做了精彩点评。
本次中国高校分论坛从研究实施、教学培训、合作机制、项目管理等多个角度,阐述中国大学在非洲与亚洲开展的全球健康研究与实施工作,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分论坛于早上8时45分开始,芝加哥早晨的低气温并未能阻挡听众的热情,共有20余名中国的学者、学生和在美留学生,以及80余名来自其他国家的与会人员参加。一小时的汇报结束后,更是有10余名听众排队提问,使得原定半小时的问答环节一再延长。讲者与听众就中国大学开展全球健康工作的现状与展望、机遇与挑战、协调与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进行了充分和有效的交流。此次CUGH中国高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也将作为一个新的契机,继续促进中国与美国、非洲和亚洲中低收入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深化全球健康多方合作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健康领域的国际参与度与话语权。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