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韩晓禹、马聪
“人是目的,将健康还给生命。” 公共卫生学院吕军老师在给2015级预防医学的同学讲授《卫生事业管理学》时说,“满足人群健康需求是政府的基本职责,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寥寥数语,不仅将价值观塑造与德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更与思政课程共振,同时引导学生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从而达到以德育人的目标。
12月11日下午,吕军教授为2015级预防医学的同学讲授了主题为“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带领我们讨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并将专业课内容与思政教育巧妙融合起来,给我们带来一场思想和知识的盛宴。
“你如何看待卫生改革?了解哪些卫生改革?对这些改革的目的和目标清楚吗?对这些改革的措施认同吗?这些改革措施可以支撑改革目标的实现吗?改革效果如何?认同这个改革吗?有没有相关完善的建议?”吕军老师接连提出八个问题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我们,我们按小组进行了热火朝天的讨论,经过激烈的思维与灵感的碰撞,每个小组自己确定主题,现场收集资料,讨论整理,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成果。随后,小组代表们分别以全面二孩政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药品带量采购制度和家庭医生制度为主题展开汇报交流。
陈志元和戴一鸣同学做了题为《生育制度变革》的汇报,介绍了改革历程和刚颁布时的预测效果及问题。又援引连续四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做了效果评价,最终为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完善的建议。
邵钰博同学做了题为《城乡医疗一体化》的汇报,描述了政策实施的背景、城乡分离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成效和改革后的问题。又通过近两年上海市城乡医保合并后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的比较阐述了政策的利弊。
陈仕敏同学做了题为《上海市带量采购政策的分析》的汇报,讲解了带量采购的定义、实施背景、公开招标方式及相关流程、综合质量评价体系、意义和效果。又从“让患者获得更多收益”、“减少药品购销过程中的灰色空间”和“有助于药品采购流程的完善”三方面分析了带量采购的三个优势和劣势。
黄家骐和胡林絜同学做了题为《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汇报,分享了家庭医生的概念、服务对象、签约、服务范围、改革过程、改革效果和对改革的态度。根据自身经验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予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听过学生们的汇报交流后,吕军老师作为一直工作在科研一线的资深教授,同时作为我们的“大师姐”,她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们是复旦的学子,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必然会参与到政府部门的决策中去。这就需要你们主动思考,只有思考过了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能动性代入课程思政,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推动、鼓励我们以不同视角、不同方式对当今社会医疗方面的热点问题主动进行思考,培养我们的家国情怀与主人翁意识,促使我们投身入复兴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国梦献出一份属于公卫人的力量!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