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胤顺 图/陈仕敏
10月31日,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团委研究生会、学生会协办的“鹤发映丹心,薪火承公卫”纪念上医成立90周年暨公卫传统与优良学风系列讲座第二场在公卫楼二楼报告厅如期举行。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卫生经济学教授胡善联,原上海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授柳启沛和原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劳动卫生学教授金锡鹏出席并为师生做院史学风报告。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岱淞出席了本次活动。公共卫生学院学生积极参加了本次讲座,认真聆听前辈们的教诲,感受历史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
在主持人的精彩致辞和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下,本次讲座拉开了帷幕。党委副书记刘岱淞老师为本次讲座致辞,对上医90周年庆表达了祝福,也对老教授们的到来表示感谢。刘书记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讲座了解学院历史,聆听老教授们的教诲。
胡善联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伦敦大学的求学经历,以及更换专业的个人感受。然后以2009年全国医疗卫生改革为出发点,深度剖析了我国的卫生改革形势,并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医药卫生的内容。在演讲过程中,胡教授时常走下讲台与同学亲切交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追根溯源,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演讲末尾胡教授意味深长地说:“希望同学们不要忘记宏观的医疗形势”。从胡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和恰到好处的点拨中,同学们对当下的形式与将要面对的挑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有感于胡教授炯炯有神的目光和殷切的希冀,同学们对公共卫生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与热忱。
柳启沛教授为同学们精心讲述了“我所知的徐达道教授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两三事”。柳教授不仅介绍了营养卫生教研组的发展历史,讲述了赤霉病麦中毒研究、黄曲霉和黄曲霉毒素研究、毒蕈中毒调查与处理等教研室的研究内容。还向同学们讲述了徐达道教授的个人经历和成就。徐达道教授在学术科研领域取得的成果,学界有目共睹,参与编撰的学术论著和教材也为学科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柳教授殷切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老一辈公卫人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的精神,“多看书,多动脑,多动手;严密,细心,耐得住;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屏幕上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记载着前辈们的斑驳岁月与坚定步履,正是这种不忘初心、不畏艰难的公卫精神,才让这段被岁月尘封的记忆在今天依旧光彩熠熠,指引着青年人奋勇开拓,不断进取。
金锡鹏教授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金教授把顾学箕教授不平凡的一生与他所感受到的公卫精神融为一体,向同学们娓娓道来。顾学箕教授是我国职业卫生学的奠基人之一,著名预防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曾任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合作中心(中国上海)主任,将其一生无私地奉献给公共卫生事业。顾学箕教授年轻时就怀着“学医为人民”的信念,深入边疆基层地区,为当地群众服务;后从美国学成归来,又回到上海医科大学任职,不仅创建了劳动卫生学教研室,还精心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顾教授认识到职业病对人群的严重危害,潜心研究出工厂毒物和农药中毒的防治措施,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成立职业卫生中心,为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公卫的历史画卷中,一位位治学严谨、勇于开拓的先驱者,奉其一生为人民去除疾苦、为祖国培育英才、为医学改革上下求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莘莘学子必当满怀对前辈的敬意与尊重,勿忘使命、砥砺前行。
公卫的历史,是一位位公卫人用信念与智慧写就的诗篇;公卫的辉煌,是一代代师生用敬业与执着铸造的丰碑。三位老教授们不辞劳苦,为同学们讲述了宝贵的人生经历和辉煌的院史,希望新一代公卫人能够继承学院严谨优良的学风,不断完善自我,不忘公卫人的使命。
羽你同行,共促健康——首届复旦公卫-徐汇疾控(卫监)羽毛球友谊赛圆满落幕
我院何纳课题组最新研究揭示与HIV感染者死亡风险相关的蛋白标志物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