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保班学术沙龙(第八期)顺利举办
2024年12月19日中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保班学术沙龙(第八期)在公共卫生学院825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吴明教授,主讲主题为:推进“三医”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教授主持本次学术沙龙,2024级人保班全体学生参加。
图2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吴明教授进行专题讲座
首先,吴明教授从全球和中国的健康保障体系现状出发,基于卫生经济学视角,系统分析了医疗、医保和医药三者协同发展的演变过程及重要影响。吴教授指出,“三医”协同不仅是实现高效医疗服务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国家健康保障制度完善的关键。随后,吴教授详细介绍了“三医”改革政策的目标、主要措施和机制,明确了支付方式改革是核心。最后,吴教授结合三明医改的典型案例,详细剖析了“三医”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效和随之产生的矛盾,论述了未来在实现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图3 现场同学向吴明教授提问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三医”协同发展的具体措施、DRG/DIP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创新以及如何促进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合作等问题展开了积极提问。吴明教授逐一耐心解答,并进一步强调,要解决当前“三医”协同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仅需要加强学术研究、强化理论支撑,更需要创新政策设计、促进部门联动,以确保“三医”协同的长远发展。
最后,罗力书记对吴明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并鼓励同学们深入思考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的内涵与挑战。罗书记指出,从“三医”联动改革到“三医”协同发展,是卫生健康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不仅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也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能够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了解和挖掘“三医”协同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为推动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持续改进贡献智慧和力量。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