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刘聪)
为进一步搭建我国环境流行病学领域的高水平交流平台,增进科技工作者间的协作与沟通,2024年12月21日,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顺利召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为该专委会的挂靠单位承办了本次会议,我院副院长阚海东教授当选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参会人员包括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秘书长郝卫东、副秘书长高苏堤、环境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全体会员代表、我院副院长何更生及师生代表、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会员代表等百余人。
会议开幕式环节,我院副院长何更生教授致欢迎辞,对专委会成员和多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感谢,代表我院向专委会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何更生教授回顾了环境流行病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成立本专业委员会的使命,并表达了我院作为专委会挂靠单位在未来携手推动学科进步的美好愿景。
何更生副院长代表我院致欢迎辞
会议主旨报告部分,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彤教授,就“环境健康第一性科学问题的思考”进行了线上分享。朱彤教授指出,环境是导致人类疾病、影响人体健康的主因,并按照宜居环境与健康、疾病的环境起因、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机制、环境健康风险四方面进行了归纳解读,提示在未来通过先进测量技术、数智赋能推动环境健康重点领域发展。
朱彤院士作会议主旨报告
专委会成立大会由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高苏堤副秘书长主持,阚海东教授首先代表新专委会汇报筹备工作情况,就新专委会构思历程和近两年以来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郝卫东秘书长宣读环境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批复文件。专业委员会委员选举投票环节,拟任专委会秘书长陈仁杰教授宣布投票办法和规则,候选委员名单,并公布监票人和计票人。经全体专委会会员现场无记名投票,68位候选人当选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随后,当选委员对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人选进行投票,最终选举出20位常务委员、5名副主任委员(洪峰、董光辉、邓芙蓉、李湉湉、陈仁杰),阚海东教授当选专委会主任委员。
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秘书长聘书颁发与合影
环境流行病学专委会第一次会议,首先由学会秘书长郝卫东宣读并颁发主任委员聘书,新任主任委员阚海东教授依次宣读并颁发副主任委员、常委和委员聘书,任命新专委会秘书长陈仁杰、副秘书长刘聪,并做专委会工作展望报告。阚海东教授总结了国内外相关学会的发展历程,汇报了本专委会的人员构成和机构分布情况,确立了专委会的工作目标,未来规划以专委会为主体组织学术活动、学术专刊、国内外会议等,促进委员间密切交流合作并推动学科发展。随后,现场播放了现任国际环境流行病学学会(ISEE)主席Nelson Gouveia、国际环境流行病学学会亚太分会(ISEE-AWPC)主席Ho Kim对本专委会成立的贺词视频。最后,由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郝卫东秘书长进行总结讲话,肯定了成立本专委会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积极推动专委会建设的殷切希望。
阚海东教授作专委会成立报告
专委会学术报告,贵州医科大学洪峰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李湉湉研究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董光辉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邓芙蓉教授,依次就“环境暴露与遗传因素对贵州少数民族代谢性疾病的影响”、“气候变化下人群健康风险预估研究”、“基于人群流行病学的环境新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室内环境与人群健康的现状与展望”进行了专题报告。圆桌讨论环节,四位专家连同阚海东教授、郝卫东秘书长、陈仁杰教授,就环境流行病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问题,以及专委会未来活动的构想建议进行了热烈讨论,听众提问和反响热烈。阚海东教授进行总结发言,成立大会圆满结束。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作会议专题报告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CEMS)是1988年经国家教委审批成立的全国性组织,于1991年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旨在团结、组织我国“三致”学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普及活动,促进本学科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服务。环境流行病学专委会是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的第18个专委会,期待借助这一学术平台,加强同国外环境流行病学会的交流,促进我国环境与健康事业的发展。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流行病学专委会成立大会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