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202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24年11月23日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领导、公共卫生学院领导、重点实验室领导及有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会前,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院士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亲切会面,就重点实验室建设、学科专业发展充分交换意见。会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教授致欢迎辞,他回顾了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换届工作和新一届重点实验室领导和学术委员会的人员组成。2023年12月,经复旦大学批准,重点实验室顺利完成换届,由余宏杰教授继续担任新一届重点实验室主任。同时,为了大力培养使用青年人才,任命传染病流行病学方向的王伟炳教授、环境与健康方向的陈仁杰教授、食品安全方向的郑唯韡教授和新发传染病流行病与疫苗方向的张娟娟青年研究员担任新一届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东昕院士继续担任新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顾东风院士和邬堂春院士任副主任委员,胡志斌、曹务春、舒跃龙、郑玉新、施小明、吴永宁、潘安、夏敏、张军、陈瑞、缪小平和余宏杰任委员。朱院长还肯定了实验室在新发和重大传染病、环境安全与健康、食品安全与健康等方向取得的成果和作出的贡献,感谢学术委员会的鼎力支持和全体实验室成员的共同努力,希望重点实验室瞄准国际、争创一流,产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重点实验室主任余宏杰教授汇报了重点实验室2023-2024年的工作进展。首先介绍了实验室概况,主要聚焦在未来潜在引起全球大流行的新发传染病和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环境安全与人群健康,以及食品安全与人群健康三个重点方向。随后介绍了过去两年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和贡献、研究队伍建设以及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情况,并展望了未来的工作重点。重点实验室主任委员林东昕院士、副主任委员顾东风院士和邬堂春院士、委员舒跃龙教授、郑玉新教授、潘安教授、张军教授、缪小平教授等进行了点评。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两年来重点实验室在高水平论文发表、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建议实验室结合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凝练重点方向,梳理公共卫生安全重要科学问题,讲好公共卫生安全故事,加强研究成果向预防干预举措的转化,加强医防融合。专家指出,实验室应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突出社会贡献和社会影响,做政府的好参谋,同时建议未来工作重点要进一步形成可评估内容。
随后,重点实验室的王微、徐燕意、刘雨薇、牛越、李亚琦5位青年老师汇报了个人工作,专家们逐一给予点评,对研究方向、研究设计、学术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最后,何纳院长向各位专家的指导表示诚挚感谢。此次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是2023年12月换届后召开的第一次年度会议,专家意见将为实验室在新一轮建设周期再攀高峰提供重要指引。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