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上午,“上海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配置研讨会”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功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张志锋、上海市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李晨、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岩、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国红、海军军医大学副教授刘旭以及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规划绩效部主任王爱荣。本次会议旨在响应健康中国建设号召,推进健康上海行动,探讨本市AED的配置策略。
复旦大学罗力教授课题组根据上海市AED配置现状并结合市内推动健康建设的各方力量,提出“全域覆盖、流动配置、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十六字方针。即推进上海市AED全域覆盖,通过出租车等流动配置构建动态心脏骤停应急保护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全民接受心脏急救培训,以提升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此外,会上专家们还就民众意识提升、AED后续运维以及人员专业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证。会议强调,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提高公众对AED的认知和使用能力,是实现AED有效配置和应用的关键。
AED对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上海市在AED配置研究工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