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期刊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我院张铁军教授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研究员的研究论文:Point-based risk score for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opulation-based random survival forest modeling study。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针对肝细胞癌开发了一款计算简单、方便推广的风险计算器。
全世界超一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其中肝细胞癌(HCC)占比超85%。HCC临床预后差、病因复杂、危险因素众多,此前研究多集中于单因素研究,且未能评估常见的临床生化指标在HCC风险分层和预测中的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首先基于泰州队列和英国生物银行,详细刻画了32种临床生化指标与HCC的关联,发现25种标志物与HCC风险呈显著的线性或非线性关联。基于上述关联,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随机生存森林算法探索了与HCC发病紧密相关的指标,并构建了一个基于点估计的HCC风险评分,用于识别人群中的HCC高危个体。
图1. 研究设计流程图
该评分系统仅包含10个常见临床指标,且根据指标水平进行了相应的风险赋分,以计算个体的HCC风险得分(图2)。随后,研究人员在泰州队列和英国生物银行中对该评分系统进行了效果评价,发现高危组(得分>11,占全人群20%)可以富集超过70%的HCC病例,其HCC风险是低危组的32-73倍。
图2. HCC风险评分系统
综上,该研究首先系统评估了临床常见指标与HCC的关联,并基于发现的关联构建了HCC风险评分。与以往的复杂模型不同,该评分构成简单、计算方便、利于推广,可促进HCC的人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肝癌发病率,延长生存期,也可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负担。我院张铁军教授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刘振球青年研究员为本文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4125)和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TS202224)的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589537024003754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