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会议现场)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发扬“四敢”精神的要求,推进秋季新学期重点工作目标,2023年8月25日,公共卫生学院在学院报告厅召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年学科建设会议”,学院90多位教授、副教授、研究员、青年研究员、青年副研究员参会。
学院党委书记罗力教授主持了上午的会议,在学校进一步明确要运用好主题教育成果和暑期校领导班子务虚会共识解题答题,全校充分发挥创造力、引领力、执行力,共同创造建设“第一个复旦”生动局面的目标上,公共卫生学院应不断朝着“第一个复旦”迈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稳扎稳打,突破创新,运用集体智慧,推动学科发展再上新高度。
(罗力书记主持)
学院院长何纳教授作学科建设进展与发展思考报告。何纳教授详细介绍了学院学科发展现状和上阶段学院在人才引育、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社会贡献等方面取得的亮点和成效,对下阶段学科交叉、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空间安排等方面做出具体部署。何纳教授特别围绕AI for Science(AI4S)分析了当前学科发展新机遇,进一步凝聚共识,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和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多层次、多维度研究平台的密切合作和协同发展下,合力抓住AI4S发展新机遇,进一步推动学科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再上新台阶。
(何纳院长作报告)
何更生副院长作教学情况报告;阚海东副院长作科研情况报告;陈英耀副院长在会上报告了学院国内外合作交流布局等外事方面工作;史慧静副书记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作了报告和工作布置;学院党委副书记郁颖佳作学生工作报告。
下午,老师们分三个学科组进行了热烈讨论,具体围绕主题教育“答”和“行”、建设“第一个复旦”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建设构想及问题、学生招生及培养、内外部合作交流等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各自谈了想法和意见。
各学科代表王颖教授、张蕴晖教授和秦国友教授向大会汇报了各组讨论情况及要点,何纳教授主持并总结了下午的全体大会。
(劳动卫生、环境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预防医学分组讨论)
(流行病与卫生微生物、卫生统计、妇幼与儿少卫生分组讨论)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分组讨论)
通过本次学科建设会议,学院上下统一思想认识,聚焦重点领域,逐一排摸和分解难点,抢抓发展机遇,勇攀学科高峰,坚定决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