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第六届“钱易环境奖”获奖名单公布,我院2020级博士生姜宜萱荣获一等奖。同时,作为特等奖候选人,该生将于今年12月下旬参加现场答辩,角逐特等奖。
姜宜萱,师从阚海东和陈仁杰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内容为空气污染与气象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研究发现包括:多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可诱发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相关效应不存在明显阈值;不适宜环境温度及寒潮暴露可迅速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室内供暖可有效降低相关风险;孕期暴露于环境细颗粒物及其组分可增加早产发生风险,自我国推行“大气十条”政策以来,空气污染相关的早产明显减少。这些发现为我国未来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优化敏感人群的防护策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促进公众健康提供了依据。该生目前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9篇,包括国际心血管领域著名期刊Circulation、《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
钱易环境奖介绍
为感谢钱易院士在我国环境科研和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钱易教授的学生们在她80寿辰发起并捐资成立了“钱易环境教育基金”,在该基金的支持下,设立了“钱易环境奖”,旨在激励全国积极践行环境公益、脚踏实地开展创新研究的优秀学生,激励青年一代投身环境保护事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奋斗。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的环境和环境相关学科领域评选不超过20名高校学生,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