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张优仪)
2022年1月19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召开高层次应用型流行病学学科建设暨教科研基地共建研讨会,会议由姜庆五教授主持,教研室师生三十余人及闵行区疾控中心数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余宏杰教授介绍了地高建创新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展;赵根明教授介绍了高峰队列进展及大数据应用;陆一涵副教授汇报了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情况;张优仪老师汇报了教研室研究生培养管理及教学安排;王莉莉老师分享了复星楼五楼及P2 实验室管理。
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王伟炳教授对流行病学学科发展进行了年度工作总结,分享了教研室在教学教材、科学研究、人才引育、学科交流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指出空间布局存在的局限性的短板,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发展,提出了2022年的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
之后,与会老师们纷纷认为几位老师的报告目标明确,完全赞同,并先后分享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对流行病学的学科建设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徐飚教授重点指出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倡导大家关心慰问退休老教授,付朝伟教授分享了项目申报的建议和意见,赵根明教授对实验室管理提出了重要建议。
何纳院长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今天的会议按照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会议议程,他非常感谢老师们一年来的努力和付出,他强调2021年教研室步履坚实、硕果累累。2022年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勠力同心、开拓进取,明确目标、抢抓机遇,为学院跻身世界一流公共卫生学院而不懈奋斗贡献力量!
我院邹华春教授牵头编写我国首个《男性HPV相关疾病预防策略专家共识》
筑牢健康中国基石,开启复旦人保新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5级人保班新生班会顺利举行
携手共进,通过HTA释放医疗服务价值—我院师生参加第十二届HTAsiaLink年会
研究进展:儿童家庭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病原体所致风险的城乡差异研究
陈仁杰、阚海东课题组揭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低收入国家儿童死亡负担的演变规律
我院邹华春课题组真实世界研究揭示我国HIV感染者BMI变化特征及风险因素
我院阚海东、陈仁杰课题组发现周期性的异常降水波动影响全球中低收入国家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风险
聚焦慢病防控新实践,共筑全球健康共同体丨2025“南南合作”公共卫生教育联盟国际暑期学校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