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肖 霜 张志杰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教研室张志杰副教授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Michael P. Ward教授合作在气象因素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 成果发表在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tbed.13631)。
该研究以澳大利亚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新南威尔士州为例,基于其流行早期(夏末秋初)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气象因素与新冠肺炎的关系。结果发现,低湿是新南威尔士州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驱动因素,相对湿度与每日新增病例数呈负相关,相对湿度降低1%,每日新增病例数增加6%,温度则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作用。
该研究是来自南半球的首篇探讨气象因素与新冠肺炎疫情关联性的研究,为回答新冠肺炎是否会成为季节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证据,引了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Science Daily: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6/200601134608.htm
Wiley近日在其微信、微博和科学网博客将该文章作为热点研究进行报道,相关链接为:
微博:https://m.weibo.cn/1877686643/4528769429668380
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2310&do=blog&id=1242818
此外,基于中国的大范围研究结果则发现气象因素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作用,可能提示在当前的控制措施力度下气象因素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弱,但其异质性的量化机制和驱动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相关 成果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0322956)。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