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崛起,但如今正面临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挑战。2020 年,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 18%,80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 2.5%;据预测,到 2050 年,这两个数字将分别上升至 39% 和 10%。这一人口结构巨变使我国在个人、家庭、经济及社会等多维度面临各类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是我国平稳过渡到老龄化社会的重要议题。当前,基础研究与转化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医疗健康模式持续转变,社会-经济-政治动态深刻演变,政策框架也涌现出诸多重要进展。在此背景下,亟需对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梳理。
基于上述背景,我院邹华春教授联合挪威奥斯陆大学方飞教授(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院士)、方圆博士后、瑞典哥德堡大学吴晶教授等30余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共同撰写了题为“Adapting health,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ies to address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的综述文章,近日发表在Nature Aging。本文综述了我国在人口老龄化领域的相关进展、挑战及潜在应对方案,总结了中国当前在促进普通人群健康长寿方面的各项政策,重点关注社会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LTCI)、社区与居家养老、姑息治疗、老年医学研究、公共卫生预防以及营养与医疗干预等领域,并分析了其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在符合我国独特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的前提下,通过实施针对性策略,并整合借鉴日本、韩国、新加坡、北欧各国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洞见,制定出更科学、高效且富有人文关怀的策略,推动建设一个更具包容性、韧性且能让老年人生活更幸福的老龄化社会。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个多层次框架,用于在分子层面、个体层面以及群体/社会层面应对老龄化挑战、提升生活质量。这一框架或可为所有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提供参考。
本综述是由邹华春教授和方圆博士后共同主持的复旦-欧洲中国研究中心合作项目(FECCS)的任务之一。研究团队在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资助的资助下,于2024年11月28-29日在奥斯陆大学成功举办了“Grand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 to the Ageing in China and Nordic Countries and Beyond in the 21st Century”国际研讨会(详见https://sph.fudan.edu.cn/a/2625)。


基于分子层面、个体层面及群体/社会层面应对老龄化与疾病的策略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5-00999-8。DOI:10.1038/s43587-025-00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