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毒理学教研室学科建设咨询会在枫林校区西八号楼228会议室举行,会议由职业卫生与毒理学教研室支部书记常秀丽老师主持,卢伟、王祖兵、梅灿华、郭术廷、贾晓东、肖萍、胡训军和邓明达等上海市职业健康、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的专家、领导以及教研室师生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教研室主任周志俊老师介绍了与会专家以及教研室老师后,专家们先后分享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对职业卫生和毒理学的学科建设畅所欲言。专家们首先肯定了职业卫生与毒理学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针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品牌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深化对职业卫生实际问题的研究 融合毒理学基础理论和职业卫生实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卢伟所长讲述王簃兰老师防治铅中毒实践的故事,阐释了职业卫生学科应当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建议基础研究的同时增加一些基于现场的研究,解决一些实际的职业健康问题。指出职业卫生应致力于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上去。此外,郭术廷副局长和贾晓东主任等专家指出职业卫生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基于现场出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加强职业卫生相关法规和管理方案的研究 梅灿华处长结合自己丰富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经历,站在政府管理部门的角度指出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的发展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上海市健康规划等相关要求,从单纯的法定职业病防治走向大健康模式,借助信息化方式实现对职业卫生大健康的研究。卢伟所长提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除了制定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外,还会面临很多职业卫生相关法规和管理措施的问题,如借助大数据进行互联网非接触式管理等内容,需要有相关的高等院校进行研究。
应用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毒理学和职业卫生新问题 时代发展对职业卫生和毒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肖萍副主任指出基于人群、动物、体外实验和计算机预测模型的整体安全性评估的开展、传统动物实验的替代方法和高通量方法的应用,为化学品毒性评价带来了重大的技术变革。胡训军科长和邓明达博士提议关注新时代背景下新行业的职业健康。贾晓东主任指出职业健康监护应从传统职业病的防护转变为职业大健康的理念,让整个行业重新焕发生机。
强化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研室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卢伟所长建议在重视研究生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紧密联系实际,更好地发挥职业卫生学科的功能。肖萍副主任强调了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毒理学实验设计、技术培训和科研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希望将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备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更好的毒理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挑战。郭术廷副局长认为职业卫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综合性,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注重研究生辩证思维的训练。
融合团队优势和对外宣传,提升上医品牌影响力 郭术廷副局长建议发挥团队优势,加强对职业卫生和毒理学知识的宣传。王祖兵书记希望工作团队中的成员一定要“走出去”,了解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同时也要多加宣传,包括宣传队伍的工作能力、队伍建设、研究成果等方面对社会的贡献,提升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最后,周志俊老师代表教研室全体师生向与会专家的提出的真知灼见表示感谢,表示一定会认真消化专家们的建议, 在教学内容上、科研选题上能紧跟社会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也希望与会专家对教研室的教学实践、学术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文案 王铮、何锦怡、宋博、谭若男、张芬、张磊、周芳
摄 影 戴一鸣
职业卫生与毒理学教研室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