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年鉴(2015)

更新日期:2021/08/22 | 点击数:7326

 概况】 2014年,公共卫生学院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妇幼卫生与儿童保健、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承担、参与单位。有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研究合作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卫生技术评估和管理合作中心等科研机构。

有在职教工129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行政人员8人,教学辅助人员23人;有正高级职称33人,副高级职称27人。有研究生指导教师58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3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25人。MPH研究生指导老师26人。全年2名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7名晋升副高级职称。批准引进9名人才,其中青年研究员1名、青年副研究员3名、讲师3名。全院有中共党员359名(其中学生党员239名),新发展中共党员24名,转正34名。1979届校友林东昕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屈卫东获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阚海东获第七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成果转化类)奖。梅人郎获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终身成就奖,郑英杰获2013年度“一健康基金”奖;教师彭伟霞、2014届研究生汪千力、2014届预防医学本科生丁梦漪获鼓励奖。厉曙光入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家组。周志俊入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五届全国安全生产专家组。何纳和陈文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年在读本科生371名,其中预防医学专业298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73名。开设本科生课程84门,其中必修课49门,选修课35门。核心课程有《生命全程与健康》、《环境与人群健康》、《社会发展与健康》、《改变世界的流行病》等;全英语课程有《生殖健康进展》、《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等;研讨课有《卫生经济学》。陈文、赵根明分别负责的《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课程获评“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钱序、汪玲、史慧静、何更生、谭辉等的《多学科、国际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唐檬、陈英耀(通信作者)的教学论文获得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管理百篇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梅人朗教授获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终身成就奖”。傅华的“《预防医学》教改实践”获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白鸽获上海市医学会医学教育专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傅华的项目“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性研究”、郝模的“《卫生事业管理学》教材编写”,入选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研究及教改激励项目立项名单。4月13日,姜庆五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卫生管理专业第2轮规划教材《公共卫生概论》(第一版)定稿会在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等单位的16位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到会。国家级教学团队系列教材《儿童青少年卫生学》、《预防医学导论》(第一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年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博士研究生36名,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33名;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39人,博士研究生127人。招收单证公共卫生硕士100名,在读339人。开设研究生课程82门,其中硕士研究生课程72门,博士研究生课程10门。学院拥有1个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基地建设单位: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复旦大学校级建设基地,分别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届博士生林海江(导师为何纳)学位论文《浙江省台州地区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网络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获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2012届硕士生陈涵一(导师为屈卫东)学位论文《S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三卤甲烷类和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暴露评价》、2012届硕士生杨春雪(导师阚海东)学位论文《细颗粒物和臭氧对我国居民死亡影响的急性效应研究》获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2012级博士张明吉和2013级博士生郝延慧入选CSC(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项目。

全年科研经费4 603.2万元,包括理科纵向科研经费3 113.2万元、横向科研经费267.4万元,文科纵向科研经费736.2万元、横向科研经费486. 6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分别为夏昭林“DNA甲基化及其关联基因突变对苯作业工人遗传损伤的调控”、薛迪“中国公立医院安全文化、临床指南实施、医疗质量的关联机制模型研究”、罗力“中国基本药物制度下的药品利益转移研究”、付朝伟“基于农村社区队列人群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与评估”、王颖“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艾滋病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及策略干预研究”、王霞“基于污染谱解析的饮水有机污染物混合暴露遗传毒性研究”、常秀丽“百草枯通过Wnt信号通路对神经发生能力影响的机制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分别为窦蕾“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方案设计及实证研究”、蒋虹丽“城镇化背景下儿童基本医疗保障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肖千一“转录因子HEY2通过调控TGF-β/Smads通路促进肝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薛鹏“Nrf2在卤代乙腈类消毒副产物致人皮肤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童连“儿童多动症与肥胖共患机制的研究”、张玉彬“汞接触对小鼠自闭症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丁盈盈“新型毒品滥用人群性网络及艾滋病/性病流行病学队列研究”。国际合作课题41项。发表(不含在线)SCI/SSCI论文102篇,其中阚海东、钱序、屈卫东各有一篇发表于《柳叶刀》(Lancet)杂志。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2013届博士毕业生蒋伊石(导师为钱序)的一篇通信短文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薛迪负责的课题“上海市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指南与评估工具的研发与应用”、张蕴晖“邻苯二甲酸酯对敏感人群的生殖发育毒性及其健康风险评估”获2013年度上海市科技奖三等奖。阚海东、陈秉衡的“我国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关系”获评钱学森城市学金奖“城市环境问题”征集评选活动优秀奖。

学术活动活跃,积极举办各类学术会议。1月16日,与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大数据’的管理与利用”研讨会。5月10日,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召开2013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6月21日,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与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联合主办“2014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暨医疗服务价格制定与服务购买研讨会”。9月6日,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和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在北京联合主办“中国卫生技术评估政策转化研究报告会”;10月21—22日,与北欧中心共同举办“转型中的卫生服务”会议,聚焦“卫生服务的整合”、“卫生服务在线交流”和“维护病人权利”等3个主题。10月21—22日,主办“中国农村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利用暨ISSC项目传播大会”。10月23日,召开中瑞NSFC-VR合作研究项目—“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核病全球流行规律、危险因素及传播机制研究”的项目进展和学术交流会议。11月5日,举办“埃博拉病防控学术报告会”。11月12—13日,承办第二届中英全球卫生高层对话和第一次全球卫生支持项目年会。11月21—22日,与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联合举办“第三届全球卫生机构合作联盟”工作会议在昆山举行。11月22日,与公共卫生学院、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联合举办“后2015健康发展目标和中国担当的角色”圆桌论坛。11月30日,在枫林校区卫生事业管理楼举行201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12月27日,与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主办“2014年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程研讨会”。12月28日,召开201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11月1日,与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主办“2014复旦医疗保障论坛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研讨会”。

国际交流频繁。(1)全年到院外国学者讲学27场次,接待外宾91批次,教师和学生出访121人次。短期聘请国外专家12人次。2月28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Karolinska Institutet)公共卫生科学系主任、教授Lucie Laflamme(露西.拉夫莱姆)和全球健康研究所主任、教授Vinod K Diwan(维诺德.迪万)到访。4月23日—29日,举办Food4Growth项目上海活动周。5月19日—24日,受北京大学“直通日内瓦”项目培训及CMB项目的资助,赵卓慧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正式成员之一,赴瑞士日内瓦参加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6月16日—18日,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10余人参加国际卫生技术评估协会(HTAi)第11届年会,并举办“卫生技术评估在中国的应用”的专题报告会。10月12—15日,赵根明出席“第七届亚洲儿童传染病大会”,并作学术报告。11月29日—12月7日,OP102“全球卫生核心研究—生殖健康和妇幼卫生”项目4名研究生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开展学术交流。12月4日—5日,钱序出席国际生殖健康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暨学术交流活动,并作大会发言。(2)重视与国外院校的深度合作。4月11日,与洛杉矶加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续签合作备忘录。10月28日,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举办多期暑期学校。7月7日—18日,举办“复旦大学全球卫生国际暑期学校 ‘Achieving MDGs for Global Health 达到全球健康千年发展目标’”,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CMB)资助,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主办。7月7日—23日,举办“复旦—美国杜兰大学暑期班”;7月7日—24日,举办“复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暑期班”,开设“全球卫生与跨文化比较”课程;7月7日至11日,举办“复旦—瑞典卡洛琳斯卡大学生物统计暑期班”。(3)推进与海峡两岸的合作。5月19日,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书记李士雪等一行到访。10月14日,台湾师范大学健康促进与卫生教育学系教授陈政友、黄松元等来访,并为作题为“台湾卫生(健康)教育的发展”的讲座。6月16日,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签署热带病流行病学联合实验室合作框架协议。12月31日,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在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签约共建教学与科研合作基地合作协议。(4)全球健康研究所举办系列全球健康公开讲座。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动物科学与生理学系教授柯嘉敏、世界卫生组织老龄化和生命历程部教授John Beard(约翰。彼尔德)、英国利物浦大学热带医学院教授Charles Collins(查尔斯。柯林斯)、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教授汤胜蓝、马拉维Mzuzu(姆祖祖)大学副校长Robert G. Ridley(罗伯特•里德利)等分别作演讲。(5)全面开展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简称GHSP)活动。GHSP是中英两国政府共同开展的新型卫生发展合作项目。2月10—12日,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主办的“全球卫生核心研究—生殖健康和妇幼卫生”项目启动会在上海举行。5月22—23日,全球卫生政策制定和治理核心机构项目(GHSP-CS-OP3)在学院启动。9月14—19日,“全球卫生核心研究—生殖健康和妇幼卫生”项目举行管理会议和培训会。11月17日中英合作项目OP302全球卫生培训班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开班。(6)研究所派出严非一行4人赴老挝开展现场研究工作。

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在美国中华医学会资助的机构发展项目(China Medical Board, CMB Grant 13-131)中设立了“Health-X种子基金”。旨在促进复旦大学健康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能够通过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开展健康领域的研究。七项种子基金项目初见成果,其中张震以种子基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获批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人口寿命不均等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批准号71473044);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陈仁杰(公共卫生学院博士)题为“Ozone and daily mortality rate in 21 cities of East Asia: how does season modify the association? ”的文章在线发表于美国流行病学杂志。

9月,金克峙从新疆返沪,学院完成中央组织部交付的赴新疆医科大学支教三年任务。傅华、赵耐青分获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讲座教授和主讲教授。对口支持云南大理学院,双方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由克卿书院组织的我院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前往云南大理开展社会实践和调研,获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胜奖。

3月4日,校党委宣布何纳任分党委副书记、主持分党委工作,兼任学院副院长。尹冬梅不再兼任学院分党委书记。薛迪、阚海东、钱序、应晓华为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副主任。5月8日,学院举行信息工作暨信息员培训会议。6月10日,召开学院学科建设会议暨教授会议,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汪玲及上海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上海市卫生监督所、上海市健康教育所领导出席。12月,学院决定秦国友任生物统计学教研室主任,赵耐青不再担任生物统计学教研室主任。(龚卫远)

1人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卫生政策奖】 1月8日,郝模获2013年中华医学会科技奖卫生政策奖。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颁奖。颁奖词称郝模为“矢志不渝——在卫生政策学研究道路上砥砺前行,用方法学构筑研究基石的开拓者”。中华医学会科技奖是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的最高科技奖项,2012年为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优秀个人而设立。(孙  梅)

1个研究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 1月,以郝模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支持期限为3年,经费为150万元。该创新团队以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985创新基地、教育部公共卫生安全重点实验室等为支撑。(刘鹏程 李程跃)

【举行“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开题研讨会】 3月29日,傅华担任首席专家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在上海举行开题研讨会。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彩云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杨文轩等课题评审专家出席。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进一步深化该课题的研究事宜进行讨论。(王  帆)

【1个项目中标《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 5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关于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评审结果的通知》,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刘宝牵头组织申请的“上海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发展潜力与高质量开发研究”中标《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归属其战略性资源系列研究项目之列。(龚卫远)

【发布《上海市民就医情况调查报告》】 5月27日,健康传播研究所发布《上海市民就医情况调查报告》。报告围绕改善民众就医体验的话题,记录并分析市民就医现状。报告在随机抽取496名上海市民电话调查数据,并结合研究所长期在各三甲医院、区县中心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产生。上海电视台、新民晚报等10余家媒体报道。《调查报告》涉及到的内容,通过各区县和各医院的渠道,并借助新民晚报的平台推广,有助于进一步指导广大市民科学就医、合理就医,共创和谐就医新体系。(王  帆)

【举行“上海论坛2014”公卫分论坛】 5月24、25日,分别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和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上海论坛2014”公卫分论坛。主题为“环境与卫生系统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聚焦广为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和卫生系统创新。24日下午,“卫生系统发展与创新”会场汇集来自亚、非、欧、美各国的公共卫生研究者和政府官员,共同为中国医疗卫生发展和改革创新工作建言献策。院长陈文主持。25日 ,“环境风险及其健康影响”会场,十余位来自世界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环境科学领域、环境监测部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屈卫东和William Powderly(威廉。鲍德利)、陈秉衡和Daniel Greenbaum(丹尼尔。格林鲍姆)等教授先后主持。(薛 琨 马文娟 唐 檬)

【举办复旦管理学“医改与公共治理”分论坛】 该分论坛于7月20日管理学院史带楼604室举行。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文主持,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副巡视员、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等分别演讲。学院的老师、研究生、MPH学生、暑期学校学员及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参加。(孙  梅)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一行到访】 10月15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公共卫生学院院长Jody Heymann(乔迪.海曼)、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教务长Timothy Brewer(蒂莫西.布鲁尔)及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作风等到访,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接见UCLA外宾,并期望两校在公共卫生领域继续开展深度合作。(沈勤丰)

《预防医学》慕课课程正式上线】 11月6日,国家首批精品课程、医科传统核心课程《预防医学》登陆“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慕课)。该课程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渊薮于由傅华担任主编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预防医学》。慕课从受众—学生出发,充分考虑内容的易接受性,以及科学知识的可视化。(王  帆 丁永明 傅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