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历史

更新时间:2013-10-31  |  点击数:27942

 

综述

1927年,中国著名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创办医学院时,就非常重视公共卫生的教学,于1928年7月,在医学院内组建了公共卫生科,并亲任科主任兼公共卫生学教授。同年,建立了“吴淞(现宝山区)卫生公所”作为公共卫生教学实验区。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公共卫生科随学校内迁至云南昆明白龙潭。后又迁至重庆歌乐山。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公共卫生科随学校迁回上海。1949年上海解放后,学校在嘉定县和嵩山区(现卢湾区)建立公共卫生教学区。

1952年1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公共卫生科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由上海市卫生局局长李穆生兼任院长。同年招收公共卫生专修科学生30名。1953年招收卫生专业本科生,4年制,1954年起改为5年制及6年制。1955年4月,全国高等院校第二次院系调整,公共卫生学院更名为卫生系。1955年11月,苏联流行病学家斯捷潘诺夫来华,被聘任为卫生系顾问,举办了第一期流行病学高级师资班。至1966年时,全系共有教职工12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9名,讲师23名。从1952~1966年,为国家培养了公共卫生高级师资、本科及专科毕业生、工农卫生干部、各类专业进修班以及业余夜大毕业生等各种专门人才共计1766名,硕士研究生29名(未授予学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卫生系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1972年9月起,开始招收卫生专业3年制工农兵大学生。这一时期,卫生系完成国家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有血吸虫病的防治研究、农药中毒的防治研究、环境卫生的研究等。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流行病学家、国家一级教授苏德隆出任系主任。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卫生专业由3年制改为5年制及6年制。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79年成立预防医学研究所。1982年经卫生部批准建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1984年成立WHO职业卫生(上海)合作中心。卫生系先后与上海市上海县(现闵行区)、嘉定县(现嘉定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南市区(现黄浦区)7个区县以及安徽淮南煤矿签订了教学合作协议,建立了教学基地。

1985年12月,卫生系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1978年增设卫生毒理学专业,当年招生20名,次年起停止招生。1984年增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同年招收专科生31名,3年制,次年开始本科招生。1985年卫生专业更名为预防医学专业。1991年增设妇幼卫生专业,当年开始本科招生,连续招生6届,至1996年,共有学生120名。1986年开始恢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生产实习。

至2000年4月27日,学院有一级学科2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国家重点学科2个,流行病学、劳动卫生学;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有博士点3个,分别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点6个,分别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个,分别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本科专业2个,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教职工133人。

第一节   机构与人员

1928年7月,医学院院长颜福庆组建了公共卫生科,并兼任科主任,全科共有教员颜福庆、胡宣明、梅贻琳、张维、赖斗岩、黄子方共6人。同年,创建吴淞卫生公所作为公共卫生教学实验区。1929年9月,与上海市卫生局合作,改称“吴淞卫生公所”为“吴淞卫生模范区”,同时建立了“高桥(现浦东新区)卫生事务所”。

1937年,公共卫生科随学校内迁至云南昆明白龙潭。同年10月公共卫生科与云南省卫生处合作,将云南曲靖确定为卫生实验区,作为公共卫生教学实验区。1941年又随学校辗迁至四川重庆歌乐山,迁址后的教学工作由戴天右负责。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公共卫生科随学校迁回上海。次年,由戴天佑担任科主任。1948年1月,与江苏省嘉定县(现上海市嘉定县)合作,建立农村卫生实验区,同年由金宝善任科主任,次年由苏德隆任科主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学校在嘉定县和嵩山区(现卢湾区)建立公共卫生教学区,由顾学箕兼任嘉定县卫生院院长,徐苏恩到嵩山区指导工作。师生前往嘉定县开展农村卫生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后又深入上海青浦县、浙江农村地区开展工作。

1952年1月,全国第一次院系调整时,公共卫生科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由上海市卫生局局长李穆生兼任院长。陈海峰任第一副院长,苏德隆任第二副院长,李德任副院长。因李穆生未到任,实际领导工作由陈海峰、苏德隆主持。李新任党支部书记。全院设置1个行政办公室和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卫生学、工矿卫生学、生命统计、学校卫生、卫生行政、妇幼卫生8个学科,以及华东卫生劳动研究所。全院有教职工约80人。

1955年3月,全国第二次院系调整时,公共卫生学院更名为卫生系,苏德隆任系主任。设置有1个系办公室和流行病学、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卫生学、儿少卫生学、保健组织学、卫生学总论7个教研室,全系有教职工约50人。

1952~1965年,先后从圣约翰医学院、同济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江苏医学院、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浙江医学院,以及留校学生中不断补充师资,至1966年,全系有1个办公室和流行病学、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总论、寄生虫学、卫生化学9个教研室,有教职工12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9名,讲师23名。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系仍维持1965年时的规模。孙云媛、苏德隆先后任系主任和“革委会”主任。“文革”结束后,苏德隆任系主任。 1981年,苏德隆担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后,顾学箕代系主任。 1977~1984年,随着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数量和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加,全系机构有了调整和发展,1977年成立党总支办公室,纪俊才任主任;1978年成立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1979年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更名为社会医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1979年成立预防医学研究所;1981年成立计算机中心;1981年成立中心实验室;1982年经卫生部批准建立卫生管理培训中心;1983年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1984年建立WHO职业卫生(上海)合作中心,顾学箕兼任主任。至1984年,全系有3个行政办公室:系办公室、总支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9个教研室:流行病学教研室、劳动卫生学教研室、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营养卫生学教研室、儿少卫生学教研室、卫生统计与社会医学教研室、预防医学教研室、卫生化学教研室、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一个研究所,预防医学研究所;4个中心:卫生管理培训中心、WHO职业卫生(上海)合作中心、计算机中心及中心实验室。全系有教职工250人,其中教授及副教授26人、讲师49人、助教80人、教辅及行政管理人员95人。

1985年5月14日,卫生系改名为公共卫生学院,俞顺章任院长。 1985~2000年4月27日,学院在原有的基础上招生数量和科研项目继续增多。1988年成立健康教育学教研室;1989年成立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医院管理学教研室、恢复妇幼卫生学教研室。1990年医学教育研究室从教务处转入学院。至2000年4月27日为止,学院共有行政办公室3个分别是: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教研室15个:流行病学教研室、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儿少卫生学教研室、卫生统计与社会医学教研室、预防医学教研室、卫生化学教研室、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卫生管理学教研室、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医院管理学教研室、妇幼卫生学教研室、健康教育学教研室、医学教育学教研室:研究所1个:预防医学研究所;中心2个:卫生管理培训中心、WHO职业卫生(上海)合作中心。有教职工13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0人、讲师21人、助教12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1人、实习研究员3人,主任技师1人、副主任技师11人、主管技师16人、技师19人,科员3人、工勤人员4人。

第二节   专业设置

一、预防医学专业

1953年设卫生专业,1985年,更名为预防医学专业。授医学学士学位。

1952年1月,公共卫生科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次年,开始招收卫生专业本科生。学制1953年为4年制;1954~1958年为5年制;1959~1965年为6年制;“文革”前期的1966~1971年招生停止;1972~1976年,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学制为3年;1977年,改革招生制度,至1980年为5年制;1981~1987年为6年制;1988~2000年4月27日为5年制。

预防医学的任务着眼于社会的群体,是研究生物、化学、物理、生理、环境、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阐明疾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流行规律,为制订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有:

  •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文等。
  • 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
  • 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精神病学、皮肤科学、眼耳鼻喉科学、肿瘤学、中医学等。
  • 医院实习,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等。
  •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卫生统计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毒理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等。
  • 专业课程,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儿少卫生学、社会医学、卫生监督学等。
  • 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卫生监督所的现场实习、各教研室的科学研究实习。

多年来,预防卫生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成为能防能治,以防为主的公共卫生医师,毕业后主要进入医学院、检疫、防疫、科研、医院、卫生保健及大型厂矿企业等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疾病预防、卫生监督等工作。

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同年开始招本科生,授医学学士学位或理学学士学位。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医学基本知识、科学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高级卫生管理专门人才。学制:1985~1988年为4年制;1989~2000年4月27日为5年制。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有:

  •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文等。
  • 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
  • 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精神病学、皮肤科学、眼耳鼻喉科学、肿瘤学、中医学等。
  •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管理学基础、电子计算机、管理数学、组织行为学、卫生法学等。
  • 专业课程,包括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医院管理学、运筹学、健康教育学、宏观经济学等。
  • 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包括医院和卫生局的现场实习、各教研室的科学研究实习。

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成为既懂医学又懂管理的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进入医学院、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等机构从事教学与管理等工作。

三、卫生毒理学专业

197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卫生毒理学专业,同年招本科生,学生20名,次年停止招生。卫生毒理学专业,学制5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四、妇幼卫生专业

1990年,被批准设立妇幼卫生专业。1991年,开始招本科生,学制5年,授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教育部对全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取消妇幼卫生专业,同年停止招生。

妇幼卫生专业主要培养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群体与个体相结合,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开展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妇幼卫生医师。

妇幼卫生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有:

  •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文等。
  • 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等。
  • 临床医学课程,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精神病学、皮肤科学、眼耳鼻喉科学、肿瘤学、中医学等。
  • 医院实习,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卫生统计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毒理学、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学等。
  • 专业课程,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社会医学、儿少卫生学、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
  • 专业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包括妇幼保健所、妇婴保健院的现场实习,各教研室的科学研究实习。

多年来,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成为从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专业的妇幼卫生医师,主要进入医学院、医院、妇幼保健所(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等机构从事教学、疾病预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工作。

第三节 教    学

一、本科及专科教育

1928年7月公共卫生科组建后,逐步对医学生开展疾病预防、环境卫生和妇幼保健的课堂教学和现场实习工作,由胡宣明负责与上海市卫生局合作建立了“吴淞卫生公所”作为公共卫生教学实验区。次年9月,改称“吴淞卫生模范区”,供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为期1个月的公共卫生现场实习。

1939年10月,公共卫生科与云南省卫生处合作,确定云南曲靖为卫生实验区,作为公共卫生现场教学实验区。1941年又辗迁至四川重庆歌乐山,在战时局势动荡的环境下,公共卫生教学实习从未中断过。

1948年1月,与上海市合作,建立嘉定县农村卫生实验区。

1949年上海解放后,学校在嘉定县和嵩山区(现卢湾区)建立公共卫生教学区,开展城乡卫生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后又进入上海青浦县和浙江农村进行现场教学实习。

1950年,招收公共卫生专修科学生30名,学制3年。1952年1月,公共卫生科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1953年起招收卫生专业本科学生,学制5~6年。

1966~1971年,招生停止。1972~1976年招收卫生专业工农兵大学生5届,学制3年,共有学生613名。

1977年起,招收卫生专业学生,学制5年,后改为6年。1978年,招收一届卫生毒理学专业学生,5年制,共20名。1984年招收卫生事业管理专科学生31名,学制3年。1985年起招收本科学生,学制4年,后改为5年。1990~1996年招收妇幼卫生专业本科学生共6届120名,学制5年。

学院规定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妇幼卫生3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完成6个星期卫生防疫站实习和5个月的学院科室毕业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从1957年起,学院与上海徐汇区、静安区、南市区、卢湾区、杨浦区、虹口区、黄浦区、长宁区、普陀区、闸北区、上海县、嘉定县12个区县的卫生防疫站建立教学合作关系,每年均有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上述区县进行现场实习。1985年,学院将上海市徐汇区、静安区、南市区、卢湾区、长宁区和上海县的卫生防疫站作为现场教学基地并正式签订教学合作协议和挂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进入市或区卫生局、三级医院、医疗保险局进行现场实习。妇幼卫生专业的学生主要进入市、区妇幼保健院(所)进行现场实习。

至2000年4月,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现场实习的内容有流行病、生命统计、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儿少卫生。流行病实习的内容有各种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分布规律、控制手段、预防措施、现场消毒、疫苗效果评价等。食品卫生实习的内容有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受污染的环节、程度、控制手段、预防措施,食物中毒的调查和预防,食品安全的卫生学评价等。环境卫生实习的内容有大气、水体、土壤、化妆品受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途径、程度、控制和预防的措施等。劳动卫生实习的内容有工作环境中各种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和相关疾病的关系、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预防、农药的安全性评价等。儿少卫生实习的内容有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健康评价、心理和青春期教育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现场实习的内容有卫生管理的制度、程序、机制,政策制订的依据和过程等。妇幼卫生专业学生现场实习的内容有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等。预防医学专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和妇幼卫生专业学生进入教研室进行毕业实习的内容有通过参与一项科研工作,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课题标书撰写、课题申请、查阅资料、课题设计、经费预算、开题报告、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实验研究、资料汇总、资料分析、论文撰写和答辩等。

1984年,试点进行医学系学生1个月预防医学现场实习后,1986年开始坚持至2000年4月。卫生部肯定了这项经验,认为是增强医学生预防医学观念、群众观念和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都大有好处。1999年,教育部亦认为非预防医学专业加强预防医学是教学改革的特色项目上,反映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值得推广。

二、研究生教育

学院于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学制3年,至1966年,总共培养 了29名研究生,分别为流行病学12名、寄生虫病学8名、环境卫生学6名、劳动卫生学2名、卫生统计学1名。

1966~1975年,研究生招生停止。1976~1977年,从当年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中选择一部分学生进行研究生的试点培养,总共2届,学制2年,未授予学位。

1978年,恢复3年制研究生的招生,授予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起,学院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起点,学制3年,本科起点,学制5年,授予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院开始招收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招生对象为本科毕业参加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人员。至2000年4月,有硕士点6个,分别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设博士点3个,分别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从1992年起,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招收研究生课程班学生,每年约20名,学制1年,至2000年为止共招生9届。个别学生达到硕士生水平,参加了答辩,最后授予硕士学位。

三、 继续教育

1951~1952年举办公共卫生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共2届,共有学员11名。1953年举办工矿卫生医师训练班,学制1年,学员49名。1954年举办卫生行政干部专修班,学制1年,学员32名;卫生干部训练班,学制1年,学员38名。1955年,举办流行病学高级师资进修班,学制1.5年,学员60名,由苏联专家斯捷潘诺夫主讲,为全国流行病学培养了大批高级师资和骨干人才。1957年举办保健组织干部专修班,学制2年,学员255名。1958年,举办工矿卫生医师训练班,学制1年,学员53名。1959年举办了矽肺防治班,学员30名。1960年举办少儿卫生高级师资进修班,学制1年,学员3名。1975年和1976年举办了两期肿瘤流行病高级师资班,学员70名。这些班对全国各地师资培训、干部进修都起了到积极作用。

1957~1964年成立工农干部卫生系,分别于1957、1959、1960年招生3届,学制3年,共有学生413名。

1958年举办工矿卫生医师训练班,学制1年,学员32名。1960年举办儿少卫生高级师资进修班,学制1年,学员3名。

1957~1960年,共举办夜大学,函授教育和业余在职进修班4期,共招收学员178名。第一期,1958年业余夜大学,学制4年,学员47名;第二期,1960年业余夜大学,学制4年,学员29名; 第三期,1963年业余专修班,学制4年,学员38名;第四期,1965年业余专修班,学制3年,学员64名。第三期和第四期专修班,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而中途停止,学员未能毕业。

1966~1976年期间,学院共举办各种短期进修学习班23期,学员总数为1 370名。

1982年,学院成立夜大学,设预防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学制3年,同年开始招生。1985年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历,学制4年,授予理学士学位,同年开始招生。

1985~1987年,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4期卫生厅局长班,学员80名,学制3个月到半年。1998年,举办了3期高级卫生讲习班,有卫生部司、局长和各级卫生干部60名。他们在班里学习了先进的卫生管理知识,交流了工作经验,撰写毕业论文和工作总结。

1989年经卫生部批准,学院先后举办了全国性的血吸虫病防治、妇幼卫生、 健康教育、院内感染、卫生微生物、营养与食品卫生、职业病防治、环境卫生、卫生管理、等专业证书班。

四、 教材建设

1974年,为适应卫生专业3年制学生专业教学的需要,学院组织相关教研。

室编写了一套教材,包括《流行病学》、《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

1978年,卫生部组织编写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卫生专业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共9种,学院主编4种,分别是《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1983年,卫生部组织编写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卫生专业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学院主编4种,分别是《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1990年,卫生部组织编写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共10种,学院主编3种,分别是《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卫生微生物学》。1997年,卫生部组织编写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共9种,学院主编2种,分别是《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社会医学》。1988年,临床医学学生用的<预防医学>,前后共有4版,2次获教材奖。

卫生部在学院召开“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教学研讨会”,并组织拍摄供全国预防医学专业使用的教学电视片18部,确定学院为终审单位。在18部教学电视片中,学院担任了《煤烟型大气污染》、《吸烟与健康》、《农药中毒防治》的主编、摄制工作。

五、教学成果奖及优秀教材奖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的教学有了长足的进展,教学成果显著。1988年,王簃兰等编著的《劳动卫生学》获国家优秀教材奖;同年,郁庆福等编著的《卫生微生物学》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1990年,顾学箕、俞顺章、蔡文玮总结卫生系教学服务研究现场教育经验,预防医学专业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现场教学”课题,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同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现场实践教学”课题,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金锡鹏等编著的《预防医学教学与实践》,获1990年国家教委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2年,姚志麒等人编著的《环境卫生学》获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奖;同年,顾学琪、陆培廉等编著的《预防医学》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1994年,姚志麒等编著的《环境卫生学(第二版)》,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1997年,郁庆福等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创建我国卫生微生物学新体系”课题,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四节 科学研究

一、 科研项目

20世纪50年代,在进行血吸虫病科研的同时,对人口统计、结核病、流行性出血热、工矿企业高温作业、矽肺等课题进行研究。当时,杨铭( )、顾学琪等多次带领师生下厂、下矿。深入安徽淮南煤矿、马鞍山铁矿、铜官山铜矿、盘古山钨矿和钢铁厂及渡轮等地进行卫生学调查,提出了改进意见。如对盘古山钨矿矽肺提出了矽肺X光诊断标准,高温工人中用喷雾防暑降温等措施。

1951年起,教授许世瑾等开展对上海市人口资料进行死亡率、出生率、期望寿命和年龄分布的统计分析工作。至60年代,对上海市人口进行了预测,为市政府计划生育政策提供了技术资料。

1954年,学校确定了工业卫生、血吸虫病和结核病防治为公共卫生学院重点研究项目。

学院科研工作在解决疾病防治的重大卫生问题时,实行了通过科研手段解决关键技术,找到防治规律,形成科学理论,指导防治实践的路线。

1956年起,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副主任兼预防组主任,4次受到毛泽东接见的流行病学一级教授苏德隆的带领下,通过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了钉螺的分布规律,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区域性防治血吸虫病的科学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20多位教师和技术人员在血吸虫病重灾区上海青浦县建立了“血吸虫病试验田”和“教学基地”,进行了以血吸虫病的防治为主的除害来病工作,动员全院师生,以“上海医生”的名义,在当地领导和群众参与下在青浦一举消灭了血吸虫病,并将这些经验推广到全上海郊县。1958年,这支队伍获团中央授予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先进集体称号。1985年,青浦县和郊县消灭血吸虫病后,又在安徽、江西、湖南血吸虫病防治和控制流行的实践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1985年上海市宣布消灭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教研室筛选和推广多种灭螺药物、研制成“防蚴笔”等,在国内和非洲索马里的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疫区居民的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湖边钉螺的感染率迅速下降,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80年代,袁鸿昌对江湖沼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规律和对策的研究,先后作为国家“七五”、“八五”攻关课题。郁庆福、王曾遂对霍乱弧菌越冬机制与霍乱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防治和控制苯中毒、铅中毒、农药中毒,改善生产环境,包括高温条件下工人的作业环境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少成效。20世纪60年代,农药中毒事故不断,顾学琪、薛寿征等提出了皮肤防护措施,制备了胆碱酯酶的现场快速测定箱并与药学系合作生产了“解磷定”解毒药。王簃兰等负责的“工业铅中毒研究”,在山东淄博蓄电池厂工业铅中毒的研究中,通过现场调查、诊断、防治、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等方法揭晓了铅中毒的机制,为我国防治工业铅中毒作出了贡献,获198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等奖。

50年代中期开始,徐达道等通过对河南、安徽等省的调查,发现了赤霉病麦的病原菌、感染途径、分布区域、预防措施、处理方法等。这一时期,杨铭鼎、姚志麟等开展了上海市环境质量评估,包括大气、水质和土壤的卫生研究,对上海市空气污染、饮水中致突变物质的研究,调查了环境污染的源头、途径等,提出了大气污染的解决方案,朱惠刚等对上海市区居民饮用水临江取水口的合理位置;洪传洁、马小杰等对大气质量评估的方法等,为市政府实现城市煤气化以及黄浦江上游引水取水口选择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60年代,对肝炎和特发性肝肿大、计划生育和人口预测、赤霉病麦与黄曲霉毒素中毒机理等进行了研究;70年代,对上海暴发桑毛虫急性皮炎、工矿卫生与职业病、江苏启东肝癌高发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苏德隆、俞顺章、顾杏元、等深入高发区域,用流行病学理论方法,对肝癌高发困素进行研究,提出了饮水污染、黄曲霉素污染、病毒性肝炎是肝癌高发的主要因素的理论,并提出“管水,改粮,防肝炎”的7字预防方针,被全国同行认可和接受。

80年代初期,严文钰等与上海市工业卫生研究所合作开展了辐照食品的研究,先后对各种食品辐照后进行了动物试验和120余人的随机双盲人群试验,为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进行食品保藏提供了技术数据和科技标准,并与上海市工业卫生研究所一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1981年,根据中美两国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合作议定书“中美卫生服务研究合作项目”中的条款,学院与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科技合作,对中国上海县和美国华盛顿县的卫生服务做了对比研究。1981年7月在上海召开工作研讨会,美国助理卫生部长帮办布来恩特(J.Bryant)博士等6位专家到会,根据对第一手资料的科学分析,美方对我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三级医疗保健网、合作医疗制度和上海县的卫生服务,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982年在华盛顿举行的中美联合委员会会议上,美方对这项合作深表满意,认为中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根据该研究撰写的20多篇论文在1982年及1983年先后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增刊)及美国公共卫生杂志上专辑发表。学院与上海县联合拍摄的《上海县初级卫生保健》系列电视教学片,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并向其他国家推荐。调查方法被卫生部采用于以后几次全国卫生调查。

通过合作研究,我方人员业务上得到了培训和提高,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上海县由此提前达到WHO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初保卫生目标。

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甲肝)暴发流行,患病30万人。徐志一等深入防治第一线,在以往病毒性肝炎研究的基础上,对这次甲肝暴发的流行规律、临床特征、病毒检测技术及甲肝流行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调查了近3万例毛蚶食用者,获得了毛蚶引起这次甲肝暴发的血清流行病学证据;应用核酸分子杂交、细胞培养、绒猴感染实验等研究,获得毛蚶引起这次甲肝暴发的病原学证据。李子华等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一株从毛蚶分离到的甲肝病毒核酸序列,为我国首次提出的甲肝病毒基因分析图谱。这些研究成果,为上海市政府禁止毛蚶上市和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及时控制了甲肝的流行,并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甲等奖。

90年代,对乙肝疫苗效果考核评价、营养与肿瘤、农药毒理、黄浦江水质评价、青少年心理卫生、贫困农村地区医疗保健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政策制订、医疗保险制度等的研究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科研成果在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医学百科全书“预防医学综合本”在分卷编辑的基础上,由顾学箕、陆培廉等综合预防医学各科成就和国内外发展而写成,这150万字的工具书已成为预防医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李婉先、顾杏元、龚幼龙、胡善联、郝模、陈洁等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软课题研究,包括“卫生政策” 、“卫生资源使用及效益”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卫生事业改革途径与效果”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政策评价” 和“1995~2010年上海市卫生人力发展战略”、“医学技术评估”等研究。

80年代起至90年代,学院与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瑞典乌米尔大学等国际知名学校建立了校际学术交流联系。

二、科研成果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学院在完成各时期的科研项目同时,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批科研成果不仅只局限于几个传统项目,而是涉及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

1977~2000年公共卫生学院科研成果一览表

成果名称作者年份获奖
ELTOR弧菌在沿海地区地面水中生存繁殖和越冬的研究 王曾遂等 1977年 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关于02病地方性成因的研究 郁庆福等 1982年 市科技进步三 等奖
毛蚶对甲型肝炎传播的研究 李子华等 1986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工业铅中毒研究 王簃兰等 1986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等奖
控制湖滩地区血吸虫病的研究 苏德隆等 1986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黄浦江水及自来水致突变性研究 朱惠刚等 1986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淮南煤矿卫生状况的研究 杨铭鼎等 1986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海市郊农村医疗服务研究 顾杏元等 1987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上海杨浦煤气厂环境现状调查及治理措施总体设想 朱惠刚等 1988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禽畜饲养业对农村水体环境污染及危害性研究 卢纯惠等 1988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气IP卫生标准研究大气SP卫生标准修订 陈秉衡等 1989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1988年甲型肝炎流行范围与预防措施的研究 徐志一等 1990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引水第一期工程临江取水口水质致突变性研究 朱 惠刚 1980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儿童少年骨龄变化规律的追踪研究及应用 张国栋等 1987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石棉尘对健康影响及职业接触限值的研究 黄建权等 1988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环境污染物安全性评价配套生物测试系统的组建及应用 卢纯惠等 1990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赤霉病麦防治研究 柳启沛等 1991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营养、膳食与乳腺癌 陆瑞芳等 1994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农村三级卫生组织改革效果评价 郝模等 1994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按病种医疗质量和成本标准化管理的研究 陈洁等 1994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节水型三格化粪池粪便无害化效果论证及其定型设计研究 卢纯惠等 1994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苯、甲苯、二甲苯、生物监测指标的研究 金锡鹏等 1994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化学物经皮吸收的研究 金锡鹏等 1994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质污染指示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研究 卢纯惠等 1995年 联合国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我国饮用水中有机致突变物污染现状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朱惠刚等 1995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体污染“指示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卢纯惠等 1995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市大气飘尘中有毒和致癌物质的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朱惠刚等 1995年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湖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优化防治对策研究 袁鸿昌等 1996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饮水与肝癌研究 苏德隆等 1996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铅和汞的男(雄)性生殖毒性危害及其研究方法 蒋学之等 1996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优化防治对策研究 袁鸿昌等 1996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原发性肝癌的分子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沈福民等 1996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机动车排出物的遗传毒性及其健康危害研究 叶舜华等 1996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湖滩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和优化防治对策研究 袁鸿昌等 1996年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神经行为功能改变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及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再发展 梁友信等 1996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环境卫生学 姚志麒等 1997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卫生微生物学》 郁庆福等 1997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环境卫生学》 姚志麒等 1997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肝癌的综合预防研究 俞顺章等 1997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浦江水系中藻类污染与水致突变性关系及控制对策 朱惠刚等 1997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机动车排出物的遗传毒性及其健康危害研究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1997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机动车排出物的毒性及其健康危害研究 叶舜华等 1997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饮水中蓝绿藻毒素与肝癌 苏德隆等 1998年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江湖洲滩地区日本血吸虫病再感染规律的研究 赵根明等 1998年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促使药品市场有序发展的政策研究 郝模等 1999年 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医院补偿机制恶性循环模型和医疗资源最优利用模型 郝模等 1999年 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
上海市大气微生物污染对居民发病率影响的研究 朱惠刚等 2000年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社会现象的政策研究 郝模等 2000年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国医药卫生、医疗保障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策略与步骤 理论与方法 实践与效果 郝模等 2000年 中国高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