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梁霁
自2016年10月以来,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FGHI)负责实施的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产出4“应用中国实践经验,改善亚非低收入国家妇幼健康水平干预试点项目,以下简称GHSP项目”在缅甸试点现场的项目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此,2017年5月22-25日,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英国国际发展署、中国卫生计生委和中国商务部的代表一行赴缅甸仰光开展了首次联合督导,同行的专家还有复旦大学OP4项目组代表、合作方昆明医科大学和玛丽斯特普(MSI)中国办公室的代表。
联合督导团一行在缅甸2天半的公务行程中,召开了缅甸试点进展研讨会,邀请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对参与缅方试点项目的各级实施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有关项目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充分沟通了项目的进展、取得的成效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专程拜访了中国驻缅甸使馆经商处,详细汇报了项目的进展与成效,并了解中国对缅援助的最新政策和信息;走访了试点地区HlaingTharYar Township(相当于中国的县级)项目服务所覆盖的贫困社区和孕产妇,深入了解到当地民情、服务提供者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服务接受者的顾虑等。
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联合督导团认为自缅甸的妇幼卫生试点正式启动以来,项目执行机构(中方为FGHI和昆明医科大学,外方为MSI)为该项目的执行付出了不懈地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项目执行的总体进展令人鼓舞。主要体现在:项目设计中的提升健康意识、促进服务利用和提高服务质量等三个领域的干预活动已经全面展开,特别是为促进孕产妇利用服务而制定的转诊补贴报销政策已经顺利地在当地开始实施,有近1000名孕产妇从项目中受益;由项目资金支持在该县新开设的MSI诊所运转良好,为当地广大的青少年和妇女提供了免费的生殖健康服务。
同时,督导团和实施方都更为深刻地意识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卫生合作时,了解对方国情和当地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设计项目时,除了卫生系统本身的因素外,更多地还要考虑其当地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例如,缅甸气候炎热,同时又面临电力短缺,所以在支持诊所和当地卫生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到能源储备的问题;试点地区是流动人口聚集区,孕产妇的家属都在当地工厂里打工,根本没法请假陪同孕产妇前往当地卫生服务提供点就诊,虽然试点项目设计了卫生服务利用的经济补偿机制,但要想大幅度提升孕产保健服务的利用,则需要更多、更深入地考量其他社会因素并针对性地逐一解决。
在中国全球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趋势下,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卫生合作必然会逐步增加。目前在缅甸的妇幼卫生试点是GHSP项目的一个尝试,虽然过程艰辛,面临各种挑战,但项目组成员一直坚韧不拔,积极进取,因为他们深知,在这个历练过程中产生的经验和教训将会成为后人得以借鉴的最宝贵财富。
学术进展丨我院秦国友、余勇夫团队提出高维中介迁移学习方法赋能小样本研究
我院邹华春教授牵头编写我国首个《男性HPV相关疾病预防策略专家共识》
筑牢健康中国基石,开启复旦人保新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5级人保班新生班会顺利举行
携手共进,通过HTA释放医疗服务价值—我院师生参加第十二届HTAsiaLink年会
研究进展:儿童家庭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病原体所致风险的城乡差异研究
陈仁杰、阚海东课题组揭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低收入国家儿童死亡负担的演变规律
我院邹华春课题组真实世界研究揭示我国HIV感染者BMI变化特征及风险因素
我院阚海东、陈仁杰课题组发现周期性的异常降水波动影响全球中低收入国家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