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梁霁
自2016年10月以来,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以下简称FGHI)负责实施的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产出4“应用中国实践经验,改善亚非低收入国家妇幼健康水平干预试点项目,以下简称GHSP项目”在缅甸试点现场的项目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此,2017年5月22-25日,中英全球卫生支持项目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来自英国国际发展署、中国卫生计生委和中国商务部的代表一行赴缅甸仰光开展了首次联合督导,同行的专家还有复旦大学OP4项目组代表、合作方昆明医科大学和玛丽斯特普(MSI)中国办公室的代表。
联合督导团一行在缅甸2天半的公务行程中,召开了缅甸试点进展研讨会,邀请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对参与缅方试点项目的各级实施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有关项目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充分沟通了项目的进展、取得的成效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专程拜访了中国驻缅甸使馆经商处,详细汇报了项目的进展与成效,并了解中国对缅援助的最新政策和信息;走访了试点地区HlaingTharYar Township(相当于中国的县级)项目服务所覆盖的贫困社区和孕产妇,深入了解到当地民情、服务提供者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服务接受者的顾虑等。
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联合督导团认为自缅甸的妇幼卫生试点正式启动以来,项目执行机构(中方为FGHI和昆明医科大学,外方为MSI)为该项目的执行付出了不懈地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项目执行的总体进展令人鼓舞。主要体现在:项目设计中的提升健康意识、促进服务利用和提高服务质量等三个领域的干预活动已经全面展开,特别是为促进孕产妇利用服务而制定的转诊补贴报销政策已经顺利地在当地开始实施,有近1000名孕产妇从项目中受益;由项目资金支持在该县新开设的MSI诊所运转良好,为当地广大的青少年和妇女提供了免费的生殖健康服务。
同时,督导团和实施方都更为深刻地意识到,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卫生合作时,了解对方国情和当地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设计项目时,除了卫生系统本身的因素外,更多地还要考虑其当地社会经济方面的因素。例如,缅甸气候炎热,同时又面临电力短缺,所以在支持诊所和当地卫生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到能源储备的问题;试点地区是流动人口聚集区,孕产妇的家属都在当地工厂里打工,根本没法请假陪同孕产妇前往当地卫生服务提供点就诊,虽然试点项目设计了卫生服务利用的经济补偿机制,但要想大幅度提升孕产保健服务的利用,则需要更多、更深入地考量其他社会因素并针对性地逐一解决。
在中国全球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趋势下,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卫生合作必然会逐步增加。目前在缅甸的妇幼卫生试点是GHSP项目的一个尝试,虽然过程艰辛,面临各种挑战,但项目组成员一直坚韧不拔,积极进取,因为他们深知,在这个历练过程中产生的经验和教训将会成为后人得以借鉴的最宝贵财富。
羽你同行,共促健康——首届复旦公卫-徐汇疾控(卫监)羽毛球友谊赛圆满落幕
我院何纳课题组最新研究揭示与HIV感染者死亡风险相关的蛋白标志物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