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章斯睿
自2013年5月开始,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面向枫林校区所有学生,开展LOGO设计大赛,吸引了许多对全球健康有兴趣的同学参与。本次设计赛共收到24份作品,经全球健康研究所有关专家和公共卫生学院团学联的评选,在首轮入围的的5份作品中,预防医学11级本科生杜炎秋同学所设计的LOGO,得到一致好评,夺得本次设计赛的大奖。
杜炎秋同学说,他的Logo以复旦大学的拼音首字母和全球健康研究所(Global Health Institute)英文单词首字母构成主体的文字基础。其中F的一横向右延长,穿过简化世界地图,产生一种承载背景重量的立体感,寓意着复旦大学对研究全球健康问题的一种担当;F同时遮蔽在GHI的上方,寓意着研究所将依托复旦大学的优势资源,整合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公共事业管理等众多学科的力量来开展全球健康领域的研究。左侧镂空的2012代表研究所的成立时间,右侧镂空的蛇与权杖是医学与健康的象徵。下方象征心电和电波的折线,托举着主题文字构架,强调了全球健康问题的研究不单单需要医学技术,还需要信息传播技术、健康维护技术的支持。
评委们都认为,该创意忠实地反映了全球健康研所的宗旨和设想,承载着对全球健康研究所发展的美好期许,该Logo将正式被启用为复旦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的标志和徽章。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