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卫生经济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力推动“中英健康与卫生经济合作项目”,2025年11月10日至13日,曾任英国利兹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卫生经济系主任Christopher Bojke教授、利兹大学卫生经济系副主任Adam Martin博士及高级研究员Miaoqing Yang博士一行访问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与我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师生及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特邀专家共同开展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由卫生经济学教研室钱梦岑副教授主持。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王海银研究员、胡嘉浩助理研究员,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教授、我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应晓华教授以及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的其他教师代表、博士后、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
首日活动中,陈英耀教授首先回顾了我院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科设置与研究领域,并就当前卫生领域的前沿议题提出展望。他对利兹大学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与会师生在交流中拓展视野、激发思考。

10日上午,利兹大学团队开展专题讲座,分别对卫生经济评估的“价值之花”理论框架、分布成本效果分析的应用、罕见病药品政策的全球进展与挑战等话题进行分享与介绍。当日下午进行圆桌讨论,与会学者围绕“联合治疗中单一药品的价值认定”“高价格创新药准入与医保筹资平衡”“多适应症药品定价”“罕见病支付阈值”等现实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强调,在有限的预算约束下,如何科学量化药品的多元价值、平衡效率与公平,是各国医保体系共同面临的制度命题。

第二日的议程聚焦研究方法的教学与实操。Christopher Bojke教授介绍“生存分析与外推技术”,系统阐述了如何基于有限的临床试验数据,预测患者长期生存结果,从而为卫生经济评价提供关键参数。Adam Martin博士则重点讲授了工具变量,这一观察性研究中实现因果推断的重要方法。通过一系列经典案例,展示了该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逻辑与操作要点。
在下午的实践环节中,Adam Martin博士与杨淼清博士共同引导参会者使用Stata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建模练习。现场师生围绕工具变量模型设定与结果解释展开了热烈讨论,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闭环。

随后两日(11月12日至13日),利兹大学团队与卫生经济教研室师生就多项在研课题的设计与推进行交流,并通过期刊论文报告、学生专题汇报与论文稿件讨论等多种形式,拓展研究方法视野,提升学术写作能力,进一步巩固了本次交流的实效与合作基础。
本次英国利兹大学—复旦大学卫生经济学术交流活动圆满落幕。会议不仅促进了复旦大学与利兹大学在卫生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上的对话,也为推动学科发展、拓展研究视野、深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交流有效加强了双方在健康政策与实证研究领域的理解与共识,为未来进一步开展联合研究与合作项目营造了良好开端。

供稿人:张茜、马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