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
1月8日,复旦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交流讨论会在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健康监督所)举行,学科教师和公共管理(医口)流动站在站博士后近20余人参加了会议。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教授出席会议,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主任吕军教授主持会议。
图1 与会人员合影
学科交流讨论会自2019年起,以季度或半年度会议形式连续举办,作为学科例行工作已成为学科教师沟通交流科研工作进展、增进了解和互信的重要机制。本次学科交流讨论会由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主办,创新性地走出校园,将举办地设在了合作共建单位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健康监督所),以增强与基层专业机构的联系,更好促进学科面向现实问题和地方需要,更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会议开始之前,与会教师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党总支书记徐亦晔和主任施建华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心实验室和主要职能科室,更为直观深入地了解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所)的主要职能和工作模式。
图2 吕军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吕军教授致欢迎词。她首先感谢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协助承办本次学科交流会,并回顾了复旦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与中心(所)的合作历史。吕军教授表示,本次会议创新性地走出校园,旨在增强与所在地业务部门和机构的联系,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学科交流讨论会特别邀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参会,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双方在专业领域的了解与互信,明确学术研究和实务工作之间的融合点,为未来加强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图3 施建华主任作报告
施建华主任从基础设施建设、职能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中心(所)的基本情况,并就日常工作中的科研和学科建设需求做了说明。
图4 与会人员积极发言
随后,会议以“如何相互助力,促进公共卫生管理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为主题开展交流讨论。学科教师与中心(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轮流发言,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业务范围、合作需求等等,期待后续能协同开展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
图5 陈英耀教授作总结
会议最后,陈英耀教授和吕军教授分别作总结发言。陈英耀教授表示,复旦大学和公共卫生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国内校外合作工作,“双一流”高校和学科,积极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特别是区域发展战略。他指出,徐汇区作为学院和学科的所在地,要认真落实学校、学院与徐汇区的相关合作协议内容,同时要加强与包括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的交流互动,积极探索高校与地方、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成功模式。吕军教授则再次表达了对学科教师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支持交流讨论会的感谢。她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交流成果,结合自身开展社会服务的经历,鼓励学科教师积极投身与地方、与专业机构的深度合作当中去,提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水平。
复旦大学公卫学院牵头完成国际对标气传花粉容量法实时自动监测及本土验证,推动我国花粉容量法自动监测体系构建
日内瓦大学Nicolas Ray教授到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智汇环境健康前沿——我院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顺利举办
罗力教授出席全国第一个AI医学院的成立仪式
推动证据多元创新,贡献中国HTA智慧——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参加2025年HTAi年会
智守认知健康,助力痴呆防控| 第四届老年病防控与健康会议老年期痴呆综合防控分论坛成功举办
研究进展: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2000-2021)及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对双胎妊娠出生结局的影响
赵卓慧教授课题组在气候变化与儿童呼吸道过敏风险关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