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王璐琦 丁诗韵 徐蓉 张玉彬)
为庆祝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95周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于2022年10月29日举办德隆公共卫生论坛——海外校友专场。论坛共邀请了16位来自英国、丹麦、瑞典、瑞士、澳大利亚、美国等著名海外高校、研究所和国际组织等任职的本、硕、博优秀校友代表,在线分享了他们从我校毕业后的科研心路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讲座领域包括流行病、生物统计、营养卫生、卫生政策、卫生经济以及全球健康等学科。本次论坛吸引了包括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师生、毕业校友和兄弟院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师生共一千余人观看了线上直播,与“大师面对面”,共享精彩的学术盛宴。
论坛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91届本科校友何纳致开幕词,何院长首先向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回顾了上医95年来筚路蓝缕创伟业的传承历程和学院坚持为人群服务的文化底蕴,鼓励在校师生向毕业校友学习,不断进取,引领公共卫生学科发展,期望在校师生全新出发,奋进当时。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何更生、阚海东,党委副书记史慧静、郁颖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钱序、余勇夫、邓伟、张玉彬等先后担任主持,并与线上嘉宾和现场学生互动提问。学院党委书记、96届本科校友罗力作总结发言,感谢来自世界各地校友的精彩报告,分享了前沿的研究领域、严谨的学风和开阔的视野,希望校友们能与学院保持沟通,加强合作,为国家乃至全球卫生事业培育更多优秀的公共卫生人才。
(部分主持人和嘉宾线上互动)
(何纳院长致辞)
(罗力书记作总结讲话)
参加此次德隆论坛下午场分享的校友有(按演讲顺序):英国牛津大学流行病系陈铮鸣教授、丹麦奥胡斯大学流行病系李煚副教授、瑞典Örebro大学生物统计曹阳副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毛立敏副教授、世界卫生组织高级卫生经济分析官员许可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系主任张作风教授和Danaher公司CMO汤一苇博士。
参加晚间场分享的校友有(按演讲顺序):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汤胜蓝教授、美国纽约大学长岛医学院健康服务研究系张冬兰副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于浩副教授、美国塔夫斯大学营养流行病与数据分析主任张方方副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流行病系主任顾弋安副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赵妮副教授、范德堡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系主任舒晓鸥教授、美国杜兰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病学院新兴生殖和围产期流行病学中心主任熊旭副教授和美国范德堡-英格拉姆癌症中心流行病系主任郑苇教授。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向演讲嘉宾校友呈现了意气风发的母校精神风貌,嘉宾校友亦为母校带来了国际先进的经验、领先的学术成果和精益求精、不断探索的专业精神,有助于激发师生们前进的动力,共同推动公共卫生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由学生志愿者陈岩松(2022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陈媛婧(2021级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担任串场主持。现场的学生观众丝毫未受时差原因影响,聆听讲座的热情持续到深夜未减,汲取校友广博精深的思想后,又就科研方向、求学准备、生涯发展等多方面向嘉宾提问,得到“学长、学姐”真诚耐心的回答后,纷纷表示——优秀的校友仿如领路人和指明灯,决心在他们的引领下,接续奋进,迎接光辉灿烂的公卫新篇章!
论坛还得到了“地高建”项目和上海医学院“大师面对面”与你谈科学系列活动的大力支持。
(学生志愿者陈岩松串场主持)
(学生志愿者陈媛婧串场主持)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