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威胁母胎健康和安全,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影响约10%的孕妇。近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勇夫、秦国友课题组和丹麦奥胡斯大学Jiong Li教授合作研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子代健康方面取得进展。研究论文“Maternal hypertensive disorder of pregnancy and mortality in offspring from birth to young adulthood: national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于2022年10月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MJ)。
课题组前期研究提示了母亲妊娠期糖尿病与高血压疾病对心血管健康、精神健康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BMJ(2019)、Diabetes Care (2022)、PLoS Medicine(2021)、JAMA Network Open(2021 & 2022)、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21)等期刊。
为了探索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子代从出生到成年早期的全因死亡和特定原因死亡之间的关系,余勇夫和秦国友团队进行了一项基于大样本人群的队列研究。该研究发现,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母亲所生的子代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6%。子痫前期、子痫和妊娠高血压相关的风险分别增加29%、188%和12%。研究还发现子代一些特定原因的死亡风险增加,其中因消化系统疾病和围产期疾病造成的死亡风险增加了一倍多,因内分泌、营养、代谢和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风险增加了50%以上。这项研究证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子痫和严重的子痫前期,与后代从出生到成年早期的全因死亡和各种特定原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统计学教研室博士生黄晨、魏可成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余勇夫青年研究员、秦国友教授和丹麦奥胡斯大学Jiong Li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丹麦奥胡斯大学Priscilla Ming Yi Lee博士为文章的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3612),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1QA1401300),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2ZR1414900)和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ZD2021CY001)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bmj.com/content/379/bmj-2022-072157
复旦大学公卫学院牵头完成国际对标气传花粉容量法实时自动监测及本土验证,推动我国花粉容量法自动监测体系构建
日内瓦大学Nicolas Ray教授到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智汇环境健康前沿——我院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研讨会顺利举办
罗力教授出席全国第一个AI医学院的成立仪式
推动证据多元创新,贡献中国HTA智慧——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参加2025年HTAi年会
智守认知健康,助力痴呆防控| 第四届老年病防控与健康会议老年期痴呆综合防控分论坛成功举办
研究进展: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2000-2021)及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对双胎妊娠出生结局的影响
赵卓慧教授课题组在气候变化与儿童呼吸道过敏风险关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