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人队列联合研究发现细颗粒物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健康效应

更新日期: | 点击数:2128

(供稿:刘聪)

近日,我院阚海东教授与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陈铮鸣教授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一项50万人的队列研究,发现了细颗粒物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显著危害,研究成果“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ncidence of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Adults in China”在线发表于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著名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文章链接为: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2c03084。

细颗粒物(PM2.5)空气污染是重要的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问题,近年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了PM2.5对人群死亡和心肺系统健康的影响。然而,大部分的研究关注PM2.5短期暴露的健康效应,由于我国人群队列的构建起步较晚,较发达国家相比缺乏大规模人群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证据。此外,既往的PM2.5长期暴露研究结局多为人群死亡率,研究发病率结局的队列研究证据相对较少。

为解决上述研究问题,联合团队基于中英合作慢性前瞻性队列研究(CKB队列),开展了PM2.5长期暴露与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前瞻性研究。CKB队列于2004-2008年完成基线调查,在我国的5个城市(哈尔滨、青岛、苏州、柳州、海口)和5个农村(四川彭州、河南辉县、浙江桐乡、湖南浏阳、甘肃麦积)点位(图1),招募了约50万人群样本,采用全人群被动疾病死亡监测和定期主动抽样随访的形式,随访时间已超过13年。

1. 研究点位分布与年均PM2.5浓度

本研究利用CKB队列基线和2005-2017年随访数据,获得了居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相关协变量信息,利用覆盖全国的高时空分辨率卫星模型进行PM2.5暴露评价,并采用暴露随时间变化的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PM2.5长期暴露可显著升高居民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HR=1.04, 1.02-1.07),并且与几类疾病别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显著相关。男性、家庭收入较高、以及使用非清洁取暖燃料的人群亚组风险值较高(图2)。PM2.5长期暴露与总心血管疾病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呈近乎线性上升,且不存在明显阈值(图3)。

2. PM2.5长期暴露与心血管疾病关联的分层分析

3. PM2.5与心血管系统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

本研究是我国样本量最大的空气污染前瞻性队列研究,系统地评估了PM2.5暴露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健康危害,拟合了PM2.5与心血管疾病的长期暴露反应关系曲线。本研究提供了我国本土化研究证据,可为我国空气质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我院刘聪青年研究员、英国牛津大学Ka Hung Chan博士、北京大学吕筠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陈铮鸣教授、我院阚海东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043301, 91843302, 918463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900500)、英国Wellcome Trust基金会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