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办的公共卫生教育研讨会成功举行,会议采用在线形式,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柬埔寨卫生科学大学、哈萨克国立医科大学、坦桑尼亚Muhimbili健康和科学大学、巴基斯坦公共卫生研究院以及马拉维Mzuzu大学等的领导与专家参会,共商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公共卫生教育面临的新模式、新挑战以及多边合作。
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何纳院长开幕致辞,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英耀副院长主持。
上午的研讨会主要围绕中国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学位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何更生副院长介绍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未来的建设任务与举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志锋副院长介绍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分享了公共卫生专业博士学位(DrPH)人才培养的作法、经验和思考。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安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靳光付副院长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武丽杰副院长也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公共卫生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对于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体会。
下午的研讨会围绕国际公共卫生教育、科研和实践合作展开讨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何纳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历史沿革、规模与建设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机遇和挑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郝元涛教授回顾了国内大学的全球健康教育情况,并对全球健康的教学提出了展望。柬埔寨卫生科学大学Vonthanak Saphonn校长提出要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人才教育体系,提高公共卫生的基层执行力。哈萨克国立医科大学K.K.Toguzbaeva院士、马拉维Mzuzu大学健康科学学院院长Thokozani Bvumbwe教授和巴基斯坦公共卫生研究院主任Saeed Anwar教授既分享了他们公共卫生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也肯定了中方在保障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未来要加强防控合作、科研合作,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行,为公共卫生教育、科研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不同国家之间公共卫生的合作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平台。
供稿人:张玉彬
携手共进,通过HTA释放医疗服务价值—我院师生参加第十二届HTAsiaLink年会
研究进展:儿童家庭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病原体所致风险的城乡差异研究
陈仁杰、阚海东课题组揭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低收入国家儿童死亡负担的演变规律
我院邹华春课题组真实世界研究揭示我国HIV感染者BMI变化特征及风险因素
我院阚海东、陈仁杰课题组发现周期性的异常降水波动影响全球中低收入国家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风险
聚焦慢病防控新实践,共筑全球健康共同体丨2025“南南合作”公共卫生教育联盟国际暑期学校圆满举办
侯志远团队开发AI工具 助力打通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聚焦全球卫生,共绘健康蓝图——2025“南南合作”公共卫生教育联盟国际暑期学校顺利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