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9日下午,公共卫生学院在8号楼二楼报告厅开展“凝心聚力促提升,合力育人增实效”学院师资培训讲座,邀请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钱捷作为主讲嘉宾,围绕如何了解我们的研究生、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置进行专题培训。此外,学院副院长何更生对导师遴选和学院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进行讲解。
本次培训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郁颖佳老师主持,各教研室研究生导师、行业导师代表和学生工作队伍的辅导员老师参加培训。
首先,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艳萍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为大家介绍如何了解我们的研究生。张老师以当代学生的三个特点切入,建议大家要用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平等与接受的态度是与青年人搭建起沟通桥梁的关键钥匙。张老师通过具体案例介绍辨别学生是否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要素,比如生活是否有困难、是否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学习压力大不大、有没有完美主义倾向、近期有没有应激事件发生、平时休闲消遣的方式等。此外,张老师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心理学实验和模型,比如习得性无助-三组狗的实验、幸福模型和幸福公式等,既有趣又极具启发意义。
接下来,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钱捷老师围绕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为大家开展专题培训。钱老师从经历的个案为例,介绍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同时,通过一些方法学的介绍,给了大家很多的启示与实际的指导。
最后,学院副院长何更生老师对导师遴选和学院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进行讲解。何老师强调“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对于新任导师的遴选要求和研究生培养涉及的开题、中期到答辩、学位申请等各个环节进行具体介绍。
本次培训活动旨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介绍,让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工作队伍的辅导员进一步了解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升意识、强化认识,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能力,凝心聚力,全面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