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学科发展,校友共绘社医蓝图:社会医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暨校友返校活动成功举办

更新日期: | 点击数:408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完善社会医学学科体系、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改革与学科发展需求,2025年10月28日,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党支部的积极组织下,社会医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暨校友返校活动于图文信息楼1440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党日活动旨在汇聚学界智慧,共同探讨社会医学学科发展新路径,并为校友与在校师生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凝聚与发展。

本次活动受到了高校专家、教学基地专家、社会医学教研室师生代表及多位返校校友的支持,浙江树人大学李鲁教授、浙江大学董恒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陈家应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刘晓云教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王晓峰调研员、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张宇艳副主任、上海市静安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李哲副主任、湖北省荆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雷鹏副主任、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健康指导部魏晓敏主任,以及社会医学教研室主任付朝伟教授、严非教授、党支部书记王颖教授、组织委员赵琦、纪检委员王静夷、侯志远、王沛、王伟和赵新平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教研室主任付朝伟教授主持开场,他首先向全体与会专家和校友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并代表教研室致欢迎词,对大家在百忙之中拨冗莅临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强调了本次会议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并期待与会同仁能够畅所欲言,共商学科发展。

随后,党支部书记、教研室副主任王颖教授代表教研室作学科汇报,回顾了学科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果。教研室已形成优质师资团队,承担多门重点课程建设,在重点人群健康、卫生服务、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等领域取得丰硕科研成果,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通过与国际知名高校的持续合作及学院平台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年教师教学科研汇报环节中,侯志远副教授、王静夷副教授和王沛副教授依次作了汇报。三位青年教师分别围绕个人基本情况、承担的教学任务与指导学生情况、以及主要科研方向与在研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三位教师的汇报内容扎实,清晰地展现了各自在教学岗位以及人才培育的投入和在科研领域的探索与进展。为与会专家和校友全面了解教研室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情况提供了窗口,也体现了教研室人才梯队建设的良好态势。

在最后的专家指导与学科建设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和校友围绕学科发展与科研转化展开深入交流。专家建议在课程体系中加强前沿研究方法教学,推动学科从理论分析向实践干预深化。多位一线校友结合HPV疫苗接种、基层医疗运行等实际案例,呼吁加强学界与实务部门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向公共卫生政策转化,共同提升服务实效。讨论为优化学科建设方向、促进产学研融合提供了重要思路。

本次党支部活动不仅加强了教研室与专家、校友之间的互动,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支持,激发了他们的学术热情,为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活动也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医学学科将在未来的建设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