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谱新篇研学砺志促担当——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党支部、行政党支部、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

更新日期: | 点击数:257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2025年9月9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党支部、行政党支部、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共同开展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共创新时代科研创新发展合作新平台。

本次共建得到了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党员的大力支持,上海市浦东新区卫健委生物医药促进处(科技教育处)处长张宜民,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斌、中心主任辛照华、副主任项溢、章浩然及相关科室人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教授、党委副书记郁颖佳老师、党政办公室主任葛慧老师、团委书记王俊思老师、组织员肖振楠老师、吴迪老师,复旦大学社会医学教研室全体党员教师和群众教师参加活动,教研室主任付朝伟教授、严非教授、党支部书记王颖教授、组织委员赵琦副教授、纪检委员王静夷副教授、侯志远副教授、王沛副教授、王伟讲师、赵新平讲师、学生支委林淑娜和张倩玮,以及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学生党员代表参与了本次共建活动。

本次党日活动由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辛照华主持。辛照华主任代表凌桥党支部对张宜民处长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回顾了双方四年来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取得的系列成果,肯定了通过共建活动显著提升了中心的科研能力与人才队伍水平,未来双方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校地融合迈向新高度,携手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伊始,在杨斌书记和辛照华主任的带领下,双方支部成员参访了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新建中心总建筑面积19719㎡,设置床位200张,超过1-1.5张/千人口的床位设置标准,可以更好保障基本卫生健康职责的履行。具体服务包括门诊、住院、医技、公共卫生、康复、健康管理、行政后勤等,设肠道、肝炎门诊和发热哨点,合并设置1处医疗急救分站。新中心的建成投用标志着软硬件设施与服务能级实现全面升级,为未来深化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产学研合作、共建科研实践与实习实训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斌同志介绍了支部的党建工作经验及中心服务的特色亮点。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围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设智慧型医院、关注功能社区职业人群亚健康问题等方面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服务特色方面,中心以党建联盟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为着力点,推进医联体党建走深走实,长效提升联盟运转实效,进一步厚植民生福祉,促进区域医康养一体化均衡发展。在推动分级诊疗落地过程中,中心在医联体范围内创新推行“驻点式派驻医师”模式,积极构建与上级医院在诊疗同质化、转诊精准化、信息共享化、教学体系化、服务融合化方面的“五维联动”,打通“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闭环路径,实现“大病精准治、康复回社区、全程有依托”。未来,中心将聚焦“精准康复、智慧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深化医康护融合,联动社区与家庭构建全周期康复体系,开展康复科普进基层活动,打造特色康复服务品牌。

张宜民处长充分肯定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合作取得的成效,他表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为浦东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扎实的专业支撑,有力推动了浦东新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校地合作在提升区域卫生治理能力中的关键作用。在总结前期成绩的基础上,张宜民处长对未来工作提出了以下展望:要坚持“学科引领”理念,在“十五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一院一品”,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同时,要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发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研与教学优势,积极赋能社区能力提升,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持续加强社区人才队伍与学科生态的协同发展,培养更多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罗力教授高度肯定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前合作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并对双方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表达殷切期望。罗力教授从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定位出发,既要深入研究人群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又要通过实施科学推动管理落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推动医防融合、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对健康与亚健康人群开展预防性干预的重要职责,应主动对接“体重管理年”等国家健康政策导向,将短期行动融入长效服务机制,聚焦重点人群实施多维度、系统性、全周期健康干预,不断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面向未来,期望双方在合作机制上持续创新,不断拓宽合作领域,重点围绕人才培养、科研协同与专业实践等方面深化探索,共同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为推动区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郁颖佳表示,此次来到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观学习,深刻感受到新建中心软硬件设施全面升级、服务功能齐全完善,是开展学生实习实践的优质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国家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网底,是卫生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贴近百姓、服务民生的重要阵地。未来希望在双方深化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常态化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融入在研科研项目,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国家卫生政策在社区的落地过程,拓宽专业视野、明确职业方向,助力人才培养与学科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为促进党建专题教育,与会人员前往江南造船厂进行参观研学。在厂方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了江南造船展示馆。馆内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丰富的历史文物、精美的船舶模型,系统展示了江南造船厂自1865年创立以来,跨越三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从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万吨轮到如今驰骋深蓝的福建舰、远洋驱逐舰、雪龙2号等高端舰船和科考巨轮,每一件展品都是中国船舶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坚实脚印。通过观看视频,大家对航空母舰如何从一块钢板起步,直至建满载排水量超8万余吨巨型舰艇的完整建造过程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深刻的感受。随后,大家乘车到厂区进行实地参观,亲身领略现代化造船基地的宏伟壮观。巨大的船体结构、高精尖的制造设备、繁忙的作业现场映入眼帘,党员同志们无不为大国制造的实力与规模所震撼,深切体会到海洋强国的深刻内涵与磅礴力量,心中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

本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对民族工业历史的回溯,更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的党性教育课。党员同志们深刻感受到“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江南精神,以及“国之重器,肩负使命”的厚重内涵,激励着大家从民族工业的崛起中汲取奋进力量,将感悟转化为立足本职、担当实干的实际行动,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本次共建活动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为纽带,不仅促进了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更形成了共振共鸣的良好局面。双方党组织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推动科研实践成果切实转化为守护人民健康的务实举措,共同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专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