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第一党支部师生赴安徽安庆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更新日期: | 点击数:6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重要贺信精神,2025年7月15日至17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第一党支部师生实践团赴安徽省安庆市,开展以“依托安庆孕妇多组学队列,推进公共卫生与多学科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国家“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点,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重复充分发挥教育家服务国家的能力,探索校地协同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能的新模式。

一、校地协同:共话融合发展

7月16日上午,实践团队首站到访安庆市立医院。双方围绕“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多学科融合”展开座谈,就医学教育创新、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病队列建设等议题深入交流。

交流会上,安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了对双方进一步深化友好合作、携手推动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殷切期望。随后双方分别交流了安庆市立医院的整体情况,包括规模布局、科室设置、特色专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及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流行病学、卫生政策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以及"十四五"期间的科研布局和人才培养规划;以及 “安庆孕妇多组学队列”项目的建设进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研究生命早期健康影响因素提供了宝贵资源,彰显了双方多年来形成的坚实科研合作基础。

暑期社会实践开营仪式

在讨论环节,双方就未来构建务实高效的伙伴关系,深化医防协同机制,促进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立足优势专科特色,重点培育特色专病队列;建立标准化的生物样本库管理体系,确保数据质量;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

二、三级协作:共筑健康防线

7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践团队深入调研安庆市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在安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团队系统了解了市级疾控机构在疫情监测、应急响应、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并关注安庆市血吸虫防治、“HPV疫苗免费接种”民生项目的实施进展。此外,团队还参观了微生物实验室,详细了解了病原体检测技术、实验室检测能力及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提升检测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随后,团队前往宜秀区大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现场走访和座谈,团队重点考察了市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单位的分级诊疗协作机制,包括双向转诊流程、医疗资源共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了基层在慢性病管理、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实践团队老师们指出:“三级协作网络的顺畅运行,关键在于市级指导、县级枢纽和基层落实的高效衔接。安庆的经验表明,加强资源下沉和技术支持,能够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三、基层深耕:解码“安庆模式”

7月17日上午,实践团赴望江县专题调研"农村癌症早诊早筛安庆模式"创新实践。自2019年以来,望江县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引领,创新构建"集中体检+慢病统筹+常态义诊"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形成了"县级统筹、镇级联动、村级落实"的三级健康服务体系,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癌症早诊早治"望江模式"。会上,团队还观看了当地创新设计的健康宣教节目——结合地方饮食特点编排的"黄梅小戏",这种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方式获得一致好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践团队对望江县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专业建议:一是要推动防治关口前移,从筛查向预防延伸,加强高风险人群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数据支撑体系,为模式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四、实践总结:践行使命担当

此次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圆满落幕。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交流,团队系统考察了安庆市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运行机制,深入了解了"安庆模式"的创新实践。团队老师们在总结讨论中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既是一次深入的学术调研,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充分展现了复旦师生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安庆的战略合作,重点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发力,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复旦智慧。此次实践不仅强化了师生“为人群服务”的初心使命,更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公共卫生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经验,是复旦大学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又一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