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协同创新,2025年5月7日中午12:00,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与健康教育党支部联合妇幼与儿少卫生党支部、流行病学第一党支部于学院414会议室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特邀徐汇区凌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玄泽亮同志作专题分享,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史慧静同志全程与会指导。
首先,史慧静同志对与会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强调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意义。接着玄泽亮同志围绕上海社区基层治理,对社区基层工作,疫苗接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议题与师生同志们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玄泽亮同志系统解析了上海社区基层治理框架,重点阐释“街镇—八大办—居委、物业、业委”三级联动机制。他指出,街镇下设党政办、党群办、管理办等八大职能部门,详细介绍了职能部门的分工。而在基层治理中,由居委会、物业公司与业委会构成的“社区治理三角”尤为关键,接着他结合街道实践案例如成功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环境脏乱等问题,强调需加强协调联动,优化资源配置。最后,玄泽亮同志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分享了关于卫生系统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从基层治理看卫生发展的深刻看法。
在自由研讨环节,师生党员围绕多个社会焦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在疫苗接种策略方面,与会同志不止探讨了政策执行的效率,更关注公众认知与社会接受度的变化。有发言指出,疫苗政策的社会反响已渗透至家庭教育、儿童健康与社会信任等多个层面,必须加强科普宣传,打通信息壁垒,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针对当前公共卫生系统面临的挑战,与会同志提出了医疗系统内卷化的严峻现实—基层卫生体系在服务中存在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会上就如何通过将医疗卫生更好融入政府各项具体举措中,如何机制创新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展开讨论,认为可借助政府间协同、跨界数据平台、绩效精细化管理等路径,重塑服务生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本次组织生活会不仅是一次作风建设的深化,也是一次详细了解社区工作的机会。未来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应以居民健康为核心指标,推动医疗资源与日常社区服务无缝衔接。会议提出了将健康管理纳入社区日常运营的具体建议。
本次组织生活会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从作风建设出发,延伸至基层治理的多维议题,展现了党支部对国家战略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把握。大家一致认为,应推动高校党组织与属地街道在政策协同、人才互补、服务共建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学校专业优势与社区服务有机融合,共同构建治理高效、群众满意的社区发展新格局,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制度支撑与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