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房颤专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总结会顺利召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罗力教授主持会议,试点成绩优秀的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介绍了社区层面的试点经验和成效,徐汇、杨浦和长宁区分管负责人介绍了区域层面的试点经验和成效,新华医院心内科李毅刚主任、陈牧博士做了试点工作技术总结报告,上海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吴宏处长做了工作总结。上海市徐汇、杨浦和长宁区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参加了会议。
目前全球心房颤动患者约3350万例,中国超过1000万例。房颤可导致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痴呆和死亡风险增加2倍。房颤所致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20%以上。早期发现房颤,及时给予治疗,可有效减少死亡和医疗费用。2019年9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印发心房颤动分级诊疗技术方案的通知》。2021年6月24日,上海市长宁、徐汇和杨浦3个区启动了房颤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克服了疫情干扰等多重困难,纳入规范化管理的房颤患者已经超过1500人,为后续的扩大试点和推广工作积累了经验。项目组将继续跟踪房颤专病分级诊疗的试点和推广,持续开展以早查早治、分级诊疗为核心的心房颤动人群干预和研究工作,促进人群健康。
董瑞华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微塑料经呼吸道暴露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恶化有关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类“101计划”核心实践项目建设推进会
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布《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无管微创应用于肺结节切除术的卫生技术评估》报告
拥抱新机遇、探索新领域——2025上海药物经济学论坛成功举办
陈仁杰团队联合研究揭示热浪导致的心脏病死亡负担可能被低估
阚海东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1990-2021年我国各省归因于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的疾病负担和时空变化趋势
陈仁杰课题组开展全国性研究揭示环境高温可损害睡眠健康
聚焦师资能力提升--复旦大学天平湖南教学实习基地带教培训会顺利召开